“一对夫妻赡养八位老人”在现代社会并不少见,许多家庭都背负着沉重的养老压力,而老人健康问题是养老的重中之重。
1.规模超10万亿,健康产业势头强劲
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质量的提高及思维的转变,老年人的健康需求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现有的大健康产业配套设施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加速大健康产业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健康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并且在“健康中国“等政策红利下迎来了重要发展契机。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大健康产业市场规模达到10万亿元,2023年产值将有望超过14万亿,2030年将超过16万亿,市场将实现翻倍式增长。
卫健委统计数据显示 ,2019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了18.1%, “十四五“后,老龄人口预计突破3亿, 2020年一场波及全球的公共卫生事件的爆发,让健康话题更加敏感和触动人心,健康产业背后推力更强。
2.大健康领域或现黑马
其实,大健康产业是一个宽泛的、多维度的概念,将大健康产业细分为多个产业,其中,专注高净值收入人群中老年群体的生命科学领域存在着时代机遇。
根据统计局数据,2019年,我国人均寿命为 77.3岁,但是健康预期寿命只有68.7岁,即居民有长达8年多时间带病生存,这期间的生活质量可想而知,也因此大众对老去这件事充满恐惧,并催促着我们不断去寻找抗老化的方法。
早在19世纪,科学家就发现了“线粒体”对衰老的重要调控作用。高中生物课本将线粒体称为细胞的能量工厂,它生产了身体每日所需90%以上的能量,其数量和质量决定了身体的活力,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线粒体会逐渐失活,衰老由此产生。
哈佛实验室在科研进程中,发现了一种能够激活线粒体活力的派络维物质。在生物衰老模型观察中,该物质被发现可以恢复生物体活力,显著扭转生理退化。资本推动下,日本新兴科技企Bioagen率先完成派络维的平价量产,因品质具优,受邀入驻伊势丹、大丸等大型本土商场。近年来国内老龄化程度也不断加深,京D、天猫等国内资本将其引进,在4万多条评价中,好评占比超98%,不禁让人期待此类产品在国内的前景。
虽然以派络维为代表的平价版线粒体激活剂前景广阔,但是其始终绕不过缺乏坚实可信的大规模人体实验数据的缺陷。2020年12月,日本野田制药公布的8名受试者临床结果以及今年2月,瑞士皇家理工学院和伦敦国王学院等联合发布的304人实验结果,似乎都为此类抗老物质的有效性作了认证,但是面对数以亿计的市场受众,说服力还稍显薄弱。
3.市场前景广阔,仍需理性对待
美银美林称抗老市场规模将在2025年达到6000亿美元,市场红利下,不止Bioagen这样的新兴科技公司,实力雄厚的硅谷大佬们也已经抢滩布局。
2013年,谷歌创始人Sergey Brin投入10亿美元创立Calico旨在攻克变老难题;2016年,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夫妇投资30亿美元用于”CZI”项目,目标是预防、治疗、管理一生中的所有疾病;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则直接向研究抗老的公司UnityBiotechnology投资了1.1亿美元。
但是健康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不应将责任归至单一的企业方,多方共同发力才能长久推动产业进步。国家应加强对健康产业链中的各个环节的管理,如完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扩大医保范畴等,给老龄群体创造更舒适的晚年生活。社会应给予老年群体更多关怀,丰富老年群体休闲生活。老龄群体个人则需提高健康意识,通过饮食、锻炼、膳食补剂等方式增强身体素质。
另外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是,我国居民消费水平还整体偏低,仍有6亿人月收入在千元以下,未富先老现象明显,现阶段抛开经济基础,发展高端健康产业是否有本末倒置的嫌疑,这值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