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下午,全省人口监测与家庭发展工作会议在石家庄召开。会上,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赵保文做了题为《强化措施提升服务高质量扶助关怀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的典型发言。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中央、省工作部署,把帮扶救助计生特殊家庭作为一项民生工程,不断完善工作机制,逐步构建了以经济补贴、医疗服务、养老保障、应急帮扶、亲情关爱为主要内容的“五位一体”关怀扶助体系,努力实现计生特殊家庭老有所养、病有所医、难有所帮、心有所慰。
我市主要做法:
一、建立经济救助体系,扶持计生特殊家庭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计生特殊家庭扶助工作,将其纳入保障和改善民生总体部署,先后印发了《关于完善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帮扶救助模式的意见》、《关于提高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金标准的通知》等系列文件,涉及精准帮扶、联系人制度、住院护工补贴保险、家庭医生签约、就医绿色通道、养老照护、基本医疗保险免费参保等各个方面。
二、完善医疗保障体系,解决就医后顾之忧
建立住院护工补贴保险制度。每年投入60多万元为计生特殊家庭办理住院护工补贴保险。2020年,全市共有266人享受到35万多元的住院护工补贴。
建立医疗补贴优惠制度。对计生特殊家庭参加城乡医保个人缴费部分,给予全额补助,并将符合条件的纳入城乡医疗救助范围,给予相应的医疗救助。
实行免费体检制度。每年开展一次免费健康体检,并对行动不便的人员安排专人接送。
实行医疗服务绿色通道制度。指定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为定点医疗服务机构,对计生特殊家庭全部发放《医疗绿色通道服务证》,持证可以享受“四免、三减、两优先、一服务”优惠政策。
三、构建养老服务体系,破解养老难题
优先公益养老。对60周岁及以上,特别失能半失能的计生特殊家庭独居老人,优先入住政府投资兴办的养老机构。
服务居家养老。依托计生协等社会组织和爱心群众团体,组建志愿者队伍,对居家养老的计生特殊家庭开展走访探视、节日陪伴、健康咨询、整理家务、生活照料等服务。
支持契约赡养。根据计生特殊家庭意愿,指定直系或旁系亲属作为赡养人,乡(镇、街道)人民政府作为监护主体,指导双方按照法律规定签定《赡养协议》,由所在村(居)委会作为第三方监督人监督协议履行。
四、实施应急帮扶体系,救助计生特殊家庭
全面落实三个“全覆盖”。为每个计生特殊家庭建立一本帮扶档案,组建一支联系人队伍,签约一名家庭医生,发放一本《医疗绿色通道服务证》,张贴一张联系卡,确保急救渠道畅通。
急、重症紧急救治。本着双方自主自愿原则,组织计生特殊家庭与医疗机构签订《医疗救助授权书》,遇有急、重病症时,可以进行紧急救治。
急难事项紧急救助。计生特殊家庭患重大疾病或遭受不可抗拒的灾害,除享受民政部门的救助资金外,再给予紧急救助。
五、开展亲情关爱活动,温暖计生特殊家庭
部门协作共同帮扶。联合民政、人社、医保、残联、教育、房管等部门,召开座谈会、联席会,与计生特殊家庭代表面对面交流,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传统节日传递温暖。春节前,各级领导带头入户慰问、送祝福;端午、中秋、重阳等节日期间,组织郊游、联欢、茶话会等“与爱同行、传递温暖”系列活动;过生日送蛋糕。
依托精神家园“疗伤”。依托岭南医院心理辅导中心,开展心理咨询、法律援助、健康知识讲座;组织“心灵滋养师”运用音乐放松、催眠技术、生命动力培训等方式心理疏导,打造计生特殊家庭“心灵驿站”和精神家园。
拓展亲情关爱基地。在岭南爱心医院基础上,高标准建设了悦心家园和怡心家园两个亲情关爱基地,以及蔺家河蔬菜采摘基地,计生特殊家庭可以在这里唱歌、跳舞、免费采摘、心理交流,引导他们走出阴霾、融入社会。
【来源:邯郸市卫健委】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wccm.sina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