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鸟式养老“这个说法,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大意就是冬天来了,天气冷了,在严寒地区生活的老人们像候鸟一样迁徙到南方温暖的地方过冬,等冬天结束后,又再回去的一种现象。虽说北方人从小就在严寒的冬天中度过,但是估计人老了,抵抗力下降了,不想饱受那么冷的折腾了,尤其是那些身上有些病痛的老年人,一到冬天可能就会隐隐作痛。加之,现在航空、铁路线路都已经比较发达了,大家生活水平也提高了。综上,这些老年人来南方过冬便不稀奇了。
这几天,上海交通大学行业研究院养老行业研究团队发布了“中国候鸟式养老冬季栖息地适宜度指数”,这是该指数的第二次发布。该团队对南方海南、广东、福建、广西、云南、贵州6个省区的56个城市进行评估,评估包括气温、气压、湿度、空气质量、水体质量、医疗条件、交通便捷度、区域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是否文明城市、生活成本等15项指标。
其中,广西有11个城市上榜,占去56个城市的19.6%。南宁排第5名,柳州排第7名,北海排18名,防城港排25名,崇左排28名,桂林排30名,百色排36名,贵港排38名,梧州排41名,玉林排42名,钦州排44名。广西14个地级市,只有贺州、来宾、河池没上榜,这三个地方都偏桂北,然后经济发展都很一般,看来对北方来过冬的老人们吸引力不大。
这个排名还是有点让人意外的地方。按理说,适合旅游的地方应该是最适合养老的地方才对,但是广西旅游名城桂林居然只排30名,大概是房价太贵了,老人们买不起吧。然后,同样是沿海的钦州,居然排在第44名,广西里面的最后一名,看来来过冬的老人们不是冲着海去的。
纵观整个名单,排在前面的多是省会或者首府,或者是经济发展好的地方。其实,来南方过冬的老人们,除了观赏风景外,对生活的便利等也有要求。除了他们之外,他们的家人也会跟着过来,有的人甚至就在这些地方安家工作了。所以,他们选择在南方的城市落脚,是要考虑到整个城市的发展水平的。意思就是,他们不仅仅是为了过冬,而且还要根据南方的这些城市能不能满足他们家庭更多的需求,而进行最终落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