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的一则新闻,老太太解昌英有4个儿子,每个儿子轮流住一个月,在新年后的第2天,老太太却坐在一棵树下被冻死了。
据警察了解,每月1日是他们兄弟交接母亲的日子,四儿媳妇提前先把老人的铺盖送过去,后面老四就把母亲送过去。
可是老大却说跟四儿媳妇说过,1日那天要去别的村子喝喜酒,很太忙,让老四先别送过来,但是四儿媳妇则说大哥没有说过这样的话。
老四把母亲送过去的时候,老大大门紧锁,没有人在家,老四就让母亲自己等一会,他还得赶回去准备第二天丈母娘的生日。
于是老人就这样被冷落在老大住的地方, 老人等了2个小时也没有见到老大回来,于是又回去找老四,可是老四却说他轮值已经结束了,她应该回老大的那边。
有村民就见到老太太边哭边走,最后老人等到老大回来,老大却以没有看到老人铺盖为由,没让老人进屋,第二天老人就被发现死在那颗树下。
年轻人工作压力大,无可奈何的“轮流养老”
家庭的赚钱模式不再是男主外,女主内,更多的是夫妻都是工作需要处理,上有老下有小,让这一代的养老压力更大,时间更为紧张。
家里有兄弟姐妹的老人,正常养老的压力也有所缓解,毕竟在父母的养老路上,不是这个兄弟接济,就是那个姐妹搭把手。
相对于独生子女只能自己承担父母的养老,多子女的父母养老问题上选择性也多点。
是轮流养老,还是由一人负担老人养老,其他人出钱,又或者送去养老院, 花费几个子女分摊,每个家庭不同, 选择的方式也不同。
一人负担养老,这个人承担的压力最大,从父母的衣食住行,再到生病照顾等等, 有时候事情都堆在一起,让人忙不过来。
送老人去养老院,是最省心的一种方式,可是不仅老人怕闲言闲语,作为子女也怕旁人会说自己不孝顺。
轮流养老这种方式看似很合理,压力均摊, 每个子女都能照顾到父母,但是对于老人来说,子女的家已经不算家,只能算暂住的“宾馆”。
流动的住处让老人们没有太大的归属感,但也是多子女无可奈何的下策,只让一个兄弟独自承担老人的养老,压力、时间都不太现实。
我们面临的问题,父母也经历过,别难为操劳一辈的父母
流言蜚语再多也是别人嘴里说的,日子过得如何,冷暖自知,关于父母的养老问题,我觉得更多的是以父母的想法为主。
父母希望过什么样的晚年生活,就让他们过什么样的生活。
我家兄弟姐妹4个,对父母的养老问题,在很早就达成了一致,父母是想去养老院,还是想让住谁家,又或者他们俩想自己在老家住,由父母拿主意,但绝不会采用轮流养老的方式。
人生说长也长,说短也短,辛苦了一辈子的父母,苦没少吃,白眼没少受,难道到老还不能过得自在点?
有多少人努力奋斗,就为了实现经济自由,让自己过得自由点,为何要让晚年的他们难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