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老伴去世后,儿女就不回家看看了”,70岁老父亲的无奈,很现实
2021-08-24 19:47  浏览:696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对于老人来说,子女的陪伴无疑是最重要的,但因为种种原因,有些老人的晚年生活却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我的邻居,已经70岁的林大爷,自从老伴去世后,他发现儿女们突然就不回家了。


老伴去世后,儿女再也不“常回家看看”了


林大爷的爱人前年冬天因病去世,老两口好不容易将一儿一女养大,本来正是享受天伦之乐的年纪,却不料老伴突然就走了,留下林大爷一个人孤孤单单,眼看着身子骨越来越差,精气神一下子就落了下来。




按理说老伴去世,林大爷的孩子们更应该多回家看看,或者是将老爷子接到自己家里去,毕竟老人年纪大了,一个人生活多有不便,保不齐会有个三长两短的时候。


然而一说起这事儿,林大爷却是说不出的委屈,老伴还在的时候,孩子们三天两头回家看看,可自打老伴去世以后,两个孩子就过年的时候回来一次,眼看今年已经过去了大半,除了偶尔打来的一两个电话,林大爷连两个孩子的影都没见着。




难道是林大爷和两个孩子有矛盾吗?其实倒也不是,林大爷年轻的时候为了养家,整天忙于工作,很少有时间陪伴两个孩子,所以照顾孩子的任务一直是林大爷的爱人在承担,林大爷在子女面前,就是那种传统的“中国式严父”形象,表面上总是不苟言笑,表现得非常强大,两个孩子与他也基本很少交流,几十年来都是这样的相处模式。


对于很少回家看望父亲的事情,林大爷的儿子表示,一方面是自己工作确实忙,抽出来时间比较困难,另一方面是就算回了家,和父亲也实在没什么好聊的,三言两语就会感觉十分尴尬,而且父亲的身子骨也算还行,所以索性偶尔打电话问候一下,能不回去就不回去。




林大爷的女儿则表示,从小父亲就重男轻女,将来家里的遗产也不会分给自己一分,而且林大爷对外孙女也是很不待见,为了不自找没趣,自然对回家能免则免。


最终林大爷在儿子的再三要求下,还是选择了到儿子家生活,已经当了这么多年“严父”的他,或许在新的晚年生活里,会带来一些不一样的改变。




子女孝敬老人也会有“偏爱”?可能是个残酷的事实


不得不说的是林大爷的情况可能不是个例,由于父亲和孩子感情不是很深,乃至于存在“丧偶式育儿”的问题,使得孩子对母亲要更“偏爱”,虽然家长在年轻时可能没什么感觉,但是等到年龄渐长,需要孩子照顾时,子女孝敬的这种“偏爱”会显得十分明显。


如果父亲缺席了孩子的成长轨迹,孩子一直以来都是由母亲陪伴,或者是由于种种原因,父亲和孩子有了难以调和的矛盾,子女孝敬老人难以“一碗水端平”的这种现象,自然会比较突出,毕竟人是一种感性生物,虽然都是血脉至亲,但还是会有远近之分。




而且由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父亲在孩子心中,似乎永远是一座屹立不倒的大山,殊不知即便是刚强的父亲,年老时也需要孩子细心周到的照顾,这种被子女忽视的痛苦,是一些老父亲正在面临的养老困境。


避免养老时被“忽视”,父亲照顾孩子要更积极


几乎绝大多数孩子在家时,遇到问题的第一个求助对象都是“妈妈”,对宝爸则只有一句“爸,我妈呢”?虽然这只是个段子,但却恰恰揭露了很多中国家庭的现实,宝爸在照顾教育孩子中的缺位明显,宝妈承担了太多。




为了避免养老时被“忽视”,与孩子建立更深厚的感情,宝爸照顾孩子要更积极,即便工作繁忙,也应该尽量抽出时间多陪陪孩子,加强亲子间的交流,否则与孩子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不仅对自己的老年生活带来问题,同样也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而且对如今在一些家庭中存在的“丧偶式婚姻”、“诈尸式育儿”问题,宝爸要尤其注意避免,照顾孩子不是宝妈一个人的事情,身为父亲需要承担起自己的那份责任。




写在最后:


父亲为孩子遮风挡雨无可厚非,但一直处在一种高高在上的状态,用严苛的态度与孩子相处却并不可取,宝爸除了要多多参与到照顾孩子的过程中外,还要注意自己与孩子相处的态度,好的亲子关系应该是像朋友一样相处才对。


发布人:093a****    IP:139.201.71.***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