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蜜禅
01
小时候,我们都怕不被父母喜爱,得不到他们的关注,所以我们学着乖巧地用成绩、用懂事去讨好父母。
长大后,原本以为自己的翅膀硬了,可以随心所欲地生活,可最后发现想要过得好,必须要去讨好更多的人,包括父母、爱人、上级、客户等等。
人老后,期待中的“唯我独尊”并不存在,许多老人不得不在儿女面前变得小心翼翼,就像小时候卖力表现,只为了讨父母欢心的孩子一样。
生命本就是一个此消彼长的过程,生命力脆弱的人不得不仰赖于生命力强大的人。只是人到晚年,还要被自己的儿女束缚,想起来也着实心酸。
02
大伯今年65岁,年轻的时候在外面打散工,老了干不动了,便和老伴回了农村种果树。没有退休金,他对自己的晚年生活没有什么规划,就是靠儿女。
大伯有两个孩子,一儿一女,女儿嫁出去了很少回来,儿子在城里生活,和他年轻的时候一样到处打散工,生活还算过得去。
虽然他和老伴打算老了靠儿女,可是也没有那么容易。
大伯的儿子读书的时候成绩很好,因为家里穷没有钱供他读书,初中毕业后就出门打工了,他直到他的儿子直到现在都还在怪他,两父子之间的关系也一直很紧张,吵架是常有的事情。
而女儿对他们的怨言就更大了,当初为了多要一些彩礼,硬是将女儿和喜欢的人拆散了,所以结婚后,大伯的女儿就很少回来看望他们。
03
可是,不靠儿女,老了他们还能靠谁呢?
没有养老金,自己和老伴的身体也越来越差,现在虽然还可以种点果树,攥点钱,可到了他们做不动的那天,他们能够依靠的只有儿女。
于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他们开始学着小心翼翼地去讨好那一双儿女。
大伯的老伴因为常年干重活,腰一直不好,尤其是冬天经常疼得厉害。可即便是如此,儿子需要她帮忙的时候,二话不说就进城了,咬着牙将儿子的两个孩子带大,直到他们不需要自己。
大伯更是用心地管理果树,养鸭养鸡,有了收成的时候自己都舍不得吃,全部往城里儿子家送,还有寄往女儿家里。
两个老人不图儿女说一声谢谢,只是希望当他们老得不能动的时候,年轻人不要嫌弃他们,能够给他们送终。
04
有一段时间,父子两的关系缓和了一些,大伯也到儿子的家里住过一段时间,但是没过多久又回乡下生活。
大伯红着眼说“和他们生活实在是太压抑了,不想看他们的脸色,还是一个人在乡下自在。”
没错,老人后,许多人发现自己或多或少都要看儿女的脸色。
年轻人生活压力大,他们可以理解,但是作为一个长辈,事事在自己的儿女面前小心翼翼,看儿女的脸色,是他们无法接受的。
每次回老家见到大伯都有一种说不出的凄凉,他偶尔会进城里住,住得不开心了又回到乡下。他的老伴显然没有他这么自在,即使住得不开心,也不敢和儿子儿媳提回乡下的想法,生怕惹他们不高兴。
有时候,我在想自己老了之后会怎么样,会不会也像这些老人一样在儿女面前变得小心翼翼?人老后,怎样才能够活得开心,如何才能够在家庭关系里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呵护?看了《梦想改造家》里的五个中年女人抱团养老的故事,我似乎找到了答案。
05
这五个女人有着相仿的年纪,都在五十岁上下;有着类似的情感经历,要么离异,要么一直单身。有的女人有孩子,长大了,暂时不需要她们的帮忙。于是,5个女人决定买下一栋房子,按照各自的喜好装修,作为大家的养老之所。
相信被生活束缚的你,看了她们的房子,感受了她们的欢乐之后,都会由衷地羡慕。羡慕她们的生活态度和处事格局。
她们不需要在上了年纪之后,依附于男人或者是儿女,每天的日子自己想怎么过就怎么过。而她们能够有今天的“自由”不是因为她们选择了单身,而是因为她们做好了下面的这些准备。
06
一、人格独立
人到晚年,只有那些在精神和人格上不依赖于任何人,不抱着依靠儿女养老送终的人,才能够在晚年生活中获得精神上的自由。
精神上不被世俗束缚,才能够做到随心。
这5个女人的前半生都是不完美的,有的人寻寻觅觅也没有找到自己的爱情,有的找到了,又失去了。
在不断地得到和失去中,磨练了她们坚韧的内心,不以己悲,不以物喜。
二、经济独立
建造一座适合养老的房子,需要很多的钱,而这些钱都是这5个女人从自己积累的财富中挪腾出来的。
她们有的人在单位里勤勤恳恳地上班,有的创业努力打拼,小有成就。
可以说没有她们前半生的努力,便没有她们后半生的安逸生活。而这也给那些年轻的时候选择安逸的人提了个醒,如果想要晚年不依赖任何人,不被任何人束缚,年轻的时候就不要怕苦怕累。
07
三、摈弃过时的思想
回头想想,大伯真的需要依靠儿女才能有个善终吗?
他现在和老伴身体都还可以,也有一定的积蓄,果树也有收成了,在经济上反而是他们经常贴补儿女。
虽然不知道以后会怎么样,但是有健全的法律在,怎么说以后他的儿女也不可能不管他们的死活。
所以,他真正在乎的还是作为一个“家长”的体面。
在我们的文化里,尤其是在农村“养儿防老”、“养老送终”的想法依然根深蒂固,觉得儿孙绕膝才是福,所以即使在儿女长大了,组建了自己的家庭,老人也不愿意交接“权力”。
一个家是不能存在两个“一家之主”的,于是儿子成年后,大多数父子关系都不会很好。
人老后,如果做不到放下这些虚名,便无法做到真正地自在,而儿女的关系也会变得很紧张。
四、理清父母和儿女的关系
有的人生儿育女是用来防老的,而有的人是为了传承爱,让生命更加完整的。
孩子迟早是会长大的,当他们强大到可以独立生活,作为父母的使命其实就已经完成了。这个时候放手,是对彼此的成全。
08
你养我大,我养你老。这是不需要别人强调,作为父母和儿女都应该尽到的义务。如果你在年轻的时候,尽到了作为父母的责任,老了自然不用担心孩子们不孝顺自己。在你有能力的时候,给予孩子支持和帮助,在你需要的时候,他们同样会给你支持。
我们的前半生不能指望别人,后半生更不能指望儿女。因为有所指望,人老后,才会在儿女面前变得小心翼翼。
作者:蜜禅。“谈谈情,说说爱,听听那些你不知道的心里话。”专注于情感咨询与解答,如果你有想说的话,欢迎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