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便利店对面就是中科大的北区,就是家属院,很多的老人在里面居住,当然也只是一部分的人了,我认识的几个80岁以上的老人也就他们几个了,来来往往的都认识了。
很多条件更好的,基本上也就搬走了,去条件更好的地方去了。
今天上午来了一个90多岁的老爷爷到我店里买东西,这个爷爷经常见面的
一个人独居,他唯一的儿子定居加拿大了,说是邀请老人家一起过去生活的
但是老人拒绝了,感觉已经习惯了这里的生活,不想改变了
中科大的老师,退休金都还好,准确的说缺钱,就是每次看着就一个人。
这个90岁的老人家,耳朵眼睛都还好,就是腿脚不是很利索了,都是碎步前行的
就是双脚走路的步伐很小,一点一点走的。准确的讲,真的是有点摇摇晃晃
到我店门口的时候,我是真的担心他突然摔倒,赶紧起身给他开门。
这老人家还是很讲究的,带着一个礼帽,帽子下面就明显的就是一副大框眼镜,拄着拐棍
看看他要什么东西,先让他买,其他的人让他们先等着。
送走这位老者,其他的 人都好办了。
其实北区的老人中还有两个85岁的奶奶,他们是科大里面的家属,也是职工,不是老师
所以退休下来的退休金就不是很多,听说就3000多
他们两个经常结伴坐在路边看行人,孩子都不在身边,也都是自己养老。
其实是牵涉到养老的话题,我是想说说的
我们的父母甚至是爷爷奶奶他们那辈人的观念,就是养儿防老,养孩子防老的思想
但是现在的观念已经不是这样的根深蒂固了。
前段时间我还看了一片文章,就是几个大姐,结伴去云南盖了栋房子一起养老的事情,我是很认同的。
现在的养老方式都很多元化了
开始最基础的就是和自己的孩子一起生活
但是会有很多观念或者思想上的不同,就会造成很多的矛盾,这样的话可能就需要双方好好和解。就是需要磨合新的关系,你想象一下,一辈子大半辈子都在磨合关系,老了还要磨合,烦不烦?
所以就会有很多的老人朋友,就自己独居,不和孩子居住,自己住,很自由,也不受谁限制,太放松了。这北区的几个老人家就是这样的情况,都是自己住,管好自己已经很不错了。
还有养老方式,就是到养老院,和一群老人家在一起,聊天,都是同龄的人
还是有很多的话题可以聊的
这样的养老的方式也是很不错的,现在的养老院也是越来越完善了,以后我是感觉会有很多的老人去养老院生活的。
当然还有其他的养老方式,比如几个好朋友一起去一个地方,共同的生活
还有一些自驾游的老朋友,都是可以理解的方式。
当然养老都是要有物质基础的,我是感觉不管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呈现出来
都是要自己有一定的准备的吧,有的人是单位退休是有退休金的,
有的是是自己做生意,年轻的时候自己规划的养老,所以我是感觉现在单纯的还把养老,依赖到别人的身上,
感觉不是很靠谱。
孩子都有孩子的生活,有他们的生活压力,和个人的追求,并且有他们的私人空间,养老还是要依靠我们自己的,就是要在年轻的时候,将我们的养老作为一种规划,好好的设计一下的。这是我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