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蓝永前 通讯员 潘裕远
为80岁以上行动不便的老人“年审”养老待遇领取资格,入户访“三事”、宣传惠民政策,进社区宣传创城、疫情防控等相关知识……5月23日,北海市人社局吹响号角,人社系统300多名身穿红马甲、头戴小红帽的党员干部和青年志愿者汇聚到北海市政务服务大厅广场。简单的启动仪式后,该局领导分别带领志愿队深入各个社区,扎实开展“学党史、感党恩、办实事”的文明实践活动。
上门帮老人“年审”养老
90岁的杨大爷,儿孙均已外出做生意,老人多年来一人独居。因年岁已高,行动不便,老人一直没办法进行养老年审。社保工作人员通过系统后台筛查,得知杨大爷养老年审期将至,决定上门入户服务。
“我心里一直为养老‘年审’的事着急,但孩子不在身边,也不知道联系谁好。没想到你们来了,太感谢了!”在杨大爷家的客厅里,他紧握着工作人员的手说。
据了解,为了解决老年人养老“年审”,北海市人社局专门安排了认证组,共派出党员志愿者181人,入户全市一县三区141户,为252名年满80周岁以上行动不便的老人服务。
进社区解读惠民政策
“儿子是开公司的,他给自己缴纳养老保险费了没有?”“儿子能不能按时退休?”家住北海市黄海路社区的陈叔,虽然年事已高,但对儿子的养老问题十分关心。当他得知市人社局志愿者进社区访“三事”后,立刻询问起养老保险缴费档次及相应待遇等问题。
党员志愿者们了解到老人的担忧后,为他详细讲解了相关政策及待遇。次日一上班,志愿者就帮老人查询落实其儿子的缴费情况和何时能退休的问题,并电话进行回复。
陈叔表示党员志愿者们入户服务解决了长期困扰他的心结,他非常满意,并希望可以多开展此类活动,让老百姓了解更多与自己切身相关的政策。
北海市人社局在该市“万名党员办实事”活动中,组织61名党员志愿者成立访“三事”行动组,广泛征集小区居民的“三事”,对于不能马上解决的问题,逐一登记,并移交给社区“解忧超市”处理。目前,行动组共走进113户人家,切实帮助152名群众解决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让文明擦亮城市底色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底色,也是一座城市最好的名片。为促进创建文明城市,擦亮城市底色。人社系统红马甲宣传小组走街串巷,开展人社政策大解答以及进行民族团结、精神文明、创城、疫情防控、垃圾分类等相关知识的宣传活动。
当日,宣传组在北海市东街黄海路、中街北部湾、驿马湖海路等多个社区进行宣讲。“我们要主动想方设法地走到群众中去,解决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而不是让他们有问题了来找我们,这样才能更好地树立人社部门的良好形象。”北海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北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覃勇表示,通过这次宣传,进一步提高了群众对人社相关政策的知晓度和参与度,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此次宣传通过现场咨询以及走访附近居民和市场商户,共计发放宣传单和小礼品1800多份,接待群众咨询500余人次。
本文来源:广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