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千农村养老保险与九万元存款哪个更划算呢?把账算出来
1.农村养老现状
截至2019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达2.49亿人,老年人口所占比例为17.7%,其老龄化程度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意味着我国“未富先老”,社会养老压力加大。尽管如此,国家还是积极保障养老,这几年对养老的支持力度更大,推广农村养老设施建设,建设敬老院、老年娱乐场所等,保证老年人
谈到乡下人的养老,以前都是靠“养儿防老”,希望自己老了以后,由儿子帮自己衬托老年。但是由于孩子们的经济负担越来越重,很多人都背负着房贷,常年在外打拼,根本就没有时间回家照顾老人,还有些人舍不得拿出生活费给老人。
所以,在农村经常可以看到不少七八十岁的老人,他们带着农具下乡种地,虽然比较辛苦,但是为了减轻儿女们的压力,他们无怨无悔。
相比较而言,城市老人轻松多了,他们退休后可以拿到可观的养老金,一个月几千块,足够他们的生活开销,饮食更健康营养,每天去公园玩棋子养生,没事的时候还可以到处走走。
导致城市和农村老人之间的养老差距,主要还是“养老金”这个变量,许多农村老人没有交养老金的意识,结果到了老年时,只能领取基础养老金100多元,根本无法解决老人的生活问题。
第二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随着农民思想观念的提高,许多人还积极参加新农保(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一般缴费满15年,60岁以后即可领取养老金。
新农保是一年一缴,自愿缴纳,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水平选择缴费档次,目前大多数省份都把最低缴费档次提高到200或300元,对贫困人口提高到100元。
但是要满足养老需求,一两百元显然是不够的,虽然农村的开销不大,但是要买鸡鸭鱼肉也要买,牛奶、水果等也要花钱,而米面、馒头、面条是日用品,目前农村很少有人用手蒸馒头、擀面条。两百元,显然不够这些基本开支。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这几年农民也纷纷提高缴费档次,比如一年交500元、1000元、2000元等等,许多省的最高档次也提高到了8000元。
但也有人认为,与其交新农保,不如自己直接存钱,到时候还可以吃利息,即使死了钱也可以拿出来,自己不会亏。实际上,这是农村人对社会保障的一种不全面的认识,新农保个人账户余额未支取完,家属可领取,
那麽,一年六千元的新农保和六十岁的人存九万元哪一个更划算呢?为便于计算,我们把缴款期限、缴款时间分别定为15年。
1。存款9万元
按3%的年利率,15年的存款额为90000元,但由于不可能是一次性的,我们把90000元简化为7.5年的存款额,也就是说,60岁时的总存款额为9×1.03^(7.5)=11.23万元。
如果用77岁的人的寿命来计算,用这些钱生活17年,那么这笔钱就可以在银行里持续增加利息,因为钱每年都在减少,利息自然也会自然减少,我们用另外一半时间来计算,11.23×1.03^8.5=14.44万元。
这么算下来,每月可支出的金额是1444万/17/12=707.8元,其实700多元并不是很多,不过农村的价格比较低,有这笔钱还可以勉强过日子,不过考虑到通货膨胀的价格上涨,多年以后恐怕生活压力会更大。
2.每年缴纳6000元
养恤金=个人养老金+基础养老金,因各地养恤金数额不同,我们以河南为例,当地养恤金每月118元,且交款档次在5000元以上,政府每年一次补助340元。
按公式计算,账户余额10万元,每月个人账户养老金720元,加上基础养老金118元,这样每月可以领840元,每年可以领1万元,9年可以领9万元,以后领的钱即使活到77岁以上,只要活一天,也可以领养老金。
这样看来,缴纳新农保相应的福利就多了些,光是每月领取的养老金就多了132元,而且还可以一直领下去。更为重要的是,政府将根据物价水平,提高基本养老金。而且现在江苏、广东一个月的基本养老金已经涨到了170多元,15年以后可能会涨到300元,到时候领的养老金显然会更高,可能会达到1000元
无论怎样看,参加养老保险比较划算,拿到的养老金也比较多,还可以很好的抗通胀,大家对此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