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经济水平的进步,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改善和提升,其收入也逐步高了起来,如2020年人均收入为3.2万元,同比增长7.6%,而私营单位月薪平均水平为4800元/月,这也意味着大家生活更为舒心。
早在2003年时,新农合就已建立起来,农民看病费用大大减轻,而在医疗水平提升的同时,人均寿命也从建国初的50岁不到提升至77.3岁。
只不过寿命的提高,也让老龄化持续加剧,截止2020年底,超过60岁的老人为2.6亿人,占比为18%,远超过国际8%的标准,这也表明我国已深度老龄化,这也让养老压力加大,如何解决这么多人的养老问题,不仅关乎着老人的幸福生活,也能维持社会的稳定。
01、农民有多少养老金?
因此,从2005年开始,官方就上调了职工社保养老金,截止2021年已迎来了“17连涨”,其平均涨幅为4.5%,今年有1.3亿人养老金上涨,相比2020年多出了450万人。
至于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从人社部数据来看,2012年时月均养老金为1686元,不过16年时就已涨至2362元,而到了2020年时增至2900元。那么今年养老金上调多少呢?根据人社部数据来看,今年的人均养老金上调水平为130.5元,也就是说2021年人均养老金水平为3030元/月。
有了3000元左右的养老金,足以让自己的老年生活过得舒心快乐,他们的生活质量普遍更高,老人不需要为了生活担忧,有足够的时间休闲娱乐,每天下棋健身旅游不亦乐乎。
然而,城里老人满世界旅游的同时,农村老人却在农田里不断奋斗,他们不是没有养老金,只不过其养老金水平偏低,且领取的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早在2009年时新农保才得以建立起来,当时基础养老金为55元,2014年时合并为城居保,只要是年满60岁的都可免费领取,前提是家人要参加养老保险才行。
2015年时基础养老金涨至70元,18年涨至88元,20年涨至93元,也就是说新农保成立12年来只上涨了38元,相比城镇养老金一年涨一二百元来说可谓是相差甚远。
从人社部数据来看,我国参加养老保险的人群为10亿余人,参加医保的有13亿人,预计“十四五”规划中要实现95%的人参加养老保险。相比2020年底,城镇职工1.2762亿人领取养老金外,城乡居民1.6068亿人领取城居保。
看似城乡居民领取的养老金更多一些,但领取金额却不是太高。从人社部数据来看,2020年城居保基金支出额为3355亿人,再加上1.6068亿人领取养老金,这样可算出城乡居民人均养老金为174元/月,还不如部分城镇养老人员今年的养老金涨幅。真实数据是不是让人很心酸?
02、养老金不足1000元的占多少?
对于企业退休人员来说,是即便是以最低参保档次进行参保,也能领取八百元左右的养老金,要不了几年就会涨至1000元以上,而从企退人员平均养老金3000元也能看出,养老金低于1000元的少之又少,企业职工退休后起初基本都能领1000多元。
不过农民就不同了,目前只有上海的城居保基础养老金在1000元以上,其他地方远不能及。据悉,2021年上海基础养老金上调了100元,也就是1200元/月,同时该地区最低参保标准为500元,其政府补助为200元/年;最高档次为5300元,政府补助金额为675元/年。
这样一来,即便是以最低的参保标准,参保15年60岁退休后,最低可领上1276元养老金,最高可领取1844.78元,但可惠及的人群并不多,才不过数万人。
而在其他地方,北京今年上调了30元,基础养老金从820元涨至850元,如果以最低参保档次计算的话,自然是领不到1000元的,但选择较高的档次还是可以领取的。
北京参保档次为1000元到9000元不等,如果选择1000元档次,个人养老金为115元,这到手的养老金为965元,但选择2000元档次以上养老金即可涨至1000元以上。
目前也就北京、上海两地的城乡居民有机会领取1000元以上的养老金,其受惠群体不足100万人,占比约为0.62%。而其他省市基础养老金多为100-200元之间,比如说经济大省广东基础养老金为170元,江苏为173元,山东为150元,浙江为155元,普遍不是太高。
不过前不久人社部发布了新政,表示在“十四五”规划期间,将会建立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上涨机制,这表明或许接下来农村养老金也会按月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