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4个儿子轮流养老父亲,6岁孙子灵魂拷问:这样做,良心不痛吗?
2021-07-11 16:01  浏览:287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早晨7点刚过,老王收拾好自己的铺盖,坐在二儿子家的大门口,等待老三接自己过去。


老王今年74岁了,膝下有4个儿子没有闺女,儿子们都在村上有自己的独院,有自己封闭的世界。自去年老伴去世后,老王就由4个儿子轮流养老,一家一个月。


今天是1号,也是老二和老三交接父亲的日子,所以老王不用别人催,早早地自觉卷起铺盖等待老三家接应。


坐在门口的石墩上,眼睛盯着街巷口,眼泪不停地在打转,想起自己的一生,泪还是掉在了地上。




01


3岁时,老王清楚地记得,自己瘦弱的身躯坐在父亲的背篓里,一路向北逃荒到此地的。


3岁那年,家里发大水,整个村子一片汪洋,老王家是村里最惨的那一个,所以无奈之下选择离开,一边乞讨一路北上,寻找落脚的地方。


不过,老王的父亲很聪明,流离失所了几个月,始终没有离开铁路两旁。老王听父亲说,铁路是当时最发达的交通,是通向大城市的唯一要道,所以沿着铁路走,落脚在铁路两旁不会错。


几个月走下来,饿了就吃几口讨要来的食物,渴了喝几口河水,夏天睡在别人的屋檐下,冬天就找附近的破庙住。


由于走得太累了,就选择了现在的地方,一是在铁路旁边,附近还有一个火车站,搭了一个草棚算是安家了。


父辈的善良感动了当地人,接着就是修房盖屋,开垦荒地。渐渐成了村里人,不仅上了户,还分了地。


父辈除了说话的口音和本地人有差异外,一切已融入到当地的生活里。




02


后来,老王就在村上的学校从小学读到初中毕业。


毕业后,老王继承了父辈吃苦善良的本质,被安排到村办企业里干杂活。


渐渐,老王成了村里最受欢迎的年轻人,街坊邻里都夸老王有出息,会来事。


到了成家的年龄,提亲的人络绎不绝,都看中了老王的实在与人品。


结婚后,老王在十年内,一鼓作气生了4个儿子,本想生一个姑娘,结果未能如愿。


看着孩子们一天天长大,老王除了高兴还有焦虑,毕竟那个粮食匮乏的时代,吃不饱饭成了最大的问题。


看着正在长身体的孩子们,再看看等米下锅的妻子,老王的泪不知流了多少。


再后来,老王跟着别人开始趴着运煤的火车,去外地购买粮食,再到本地倒卖,所得利润能让全家饿不着。


早上摸黑起床,潜伏在火车站旁的树丛中,看清火车要去的方向,瞅准车站管理人员的空档,趴上拉煤的火车,爬在煤堆上,到达要去的地方。


晚上回来,浑身都是黑煤面子,从扛着的破布袋里,取两碗玉米,给4个孩子炒熟补充能量。


这样奔走了几个月,4个孩子精神了许多,脸上也有了光泽,老王别提有多高兴了。




03


孩子们长大了,老王陆续批了四座宅基地,以3年一座的速度,为4个孩子每人建了一套房子,虽不豪华,但遮风避雨不成问题。


在当时,房子成了说媳妇的重要条件,所以,4个儿子没有费多大劲,都成了自己的小家。而且一年比一年好,别人骑摩托车时,4个儿子也没有落后,都买了自己的摩托车。


这几年流行小汽车,4个儿子更没落下,都也风光地开上了小汽车。


老王看着孩子们的成就,心里美滋滋的。


变化发生在去年,老伴突发疾病,扔下老王走了。


走得非常仓促,没有累赘孩子们一天,也没有给老王准备好下一步的生活该怎么办。


母亲出殡的那一天,4个儿子简单达成一个协议,就是父亲从即日起。开始轮流照顾,一家吃住一个月,按时交接。


不知不觉,老王已记不得轮流了几圈了,但他知道还得轮流下去。


想着想着又一次潸然泪下。


快8点了,三儿子还没有来接。孙子背着书包准备出门上学,看着望眼欲穿的爷爷,和爷爷发出了一句灵魂拷问:这样做,他们的良心不疼吗?


发布人:6b31****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