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去年我们完成了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统计结果显示,我国的人口已经到达了141178万人,也就是说突破了14亿人,是当之无愧的人口大国。而在数量如此庞大的人口之中,根据官方数据来看,截止到去年年底,我们的就业人员的人数也是高达75064万人,占比几乎达到了总人口的一半。
从这75046万人身上我们也看到了中国依然有大量的劳动者奋斗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不过我国目前的就业形势依旧严峻。根据前段时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来看,到今年的4月份,我国就已经新增了437万的就业群体。
随着各类职校高校的毕业季来临,会有更多的适龄年轻人步入社会,开始属于他们的人生新旅程,求职者数量明显会大大提高。而现在步入7月,许多学校都已经完成了毕业证书的发放工作,根据我们教育部公布的统计信息来看,2021届的毕业生达到了909万人。
我国目前新增就业人口不断增加,原有的就业人口也达到了7.5亿人,可以说就业是大家心里之要事。而我国就业途径主要分为了两种,一种是固定就业,另一种是灵活就业,从名字就可以很好的理解二者的含义。
在互联网发达的如今,我们所见的那些专做自媒体的人就是这灵活就业人员之一,除了这类自营劳动者之外,还有家庭帮工和那些非全时工、季节工等劳动者都是其中之一。很显然就业的外部约束性是比较小的,不过这部分的人数也是不少的。
据了解我国的现有的灵活就业人数已经突破了2亿人,而根据《中国灵活用工发展报告》里的内容来看,在2020年我国企业聘用的灵活就业人员的占比就已经达到了55.68%,同比增加了11%。
值得一提的是,在近几年“996”、“715”等不合理的工作制度遭到了大量劳动者的反感,因此比起原来固定的上班工作,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选择走向灵活就业之路。根据我国知名的招牌中介公司智联发布的有关报告来看,我国的灵活就业已经成为了带动经济增长的一个新亮点,是不容小觑的一股力量。
另一家知名中介公司58同城的招牌研究院院长对此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认为灵活就业是一种弹性的工作方式,在时间上也是具有弹性的,这样一来既可以帮助增加就业的渠道和就业的范畴又可以鼓励创业,好处还是有不少的。
虽然灵活就业从表面上来看工作时间的弹性更大了,对于工作者来说能够休息的时间或许更多,但是还有一个相比固定工作来说最致命的缺陷,那就是社会福利保障不够健全与完善。
许多灵活就业人员不会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也就是说不会是公司的正式员工,那所享受的待遇自然要差上一大节。
一个是在薪资上,他们的工资与正式工相比自然没有这么好,而且发工资的时间大多数也是不稳定的。另一个是在福利保障上,我们都知道企业是有义务为其员工缴纳社会保险的,可灵活就业人员只要没签固定的合同,那他们就会“耍心机”不缴纳。
就比如我们所熟知的外卖行业,如今外卖骑手多是采用外包,近两年来作为外卖平台的巨头美团,就频频被曝出其只为骑手每天买个三块钱的商业保险,还是从骑手的提成里面扣的,除此之外劳务公司和美团也踢皮球,因此骑手们连最基本的社会保险都难以享受到,许多企业借灵活就业人员的身份,恶意降低其基本的保障成本,简直就是在吸血。
随着灵活就业人群的不断增加,国家也注意到了其中的短板,也开始着手补齐这些短板,对于灵活就业人员来说,有以下3个好消息。
一是灵活就业人员可以直接在就业地进行参保。我们都知道,灵活就业人员要想参加社会保险,基本上是以个人缴纳为主的,可很多人是离开家乡去外地打工的,在以前个人缴纳的话就得在原有的参保地完成,异地参保成为了让许多人头大的事情。
今年3月国务院就发布了《关于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分工的意见》,在9月之前就会有相关的政策出台,届时就业地参保户籍限制会更加开放,原来困扰大家多年的异地参保问题将被解决。
二是为灵活就业人员推出了专属的商业养老保险。我们都知道,在退休之后,基本上都失去了收入来源,想要度过晚年除了子女的照顾之外,基本上就靠着之前攒下的积蓄和国家发放的养老金过日子。目前在重庆市和浙江省就已经开启了相关试点工作,共有6家保险机构参与其中。
三是进一步推进职业伤害保障制度的完善。前面也提到了,像外卖骑手一类的灵活就业人员,在发生意外时难以得到有效的补偿。因此为了进一步保障灵活就业人员的安全,还开展了灵活就业人员的职业保险试点,像山东潍坊、内蒙古包头等城市就已经开始了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工伤保险的试点工作。
结语
总的来说,随着灵活就业人员的不断增加,对于这一庞大的群体,国家也是越来越重视,并且已经开始着手工作,确保他们能够享受到基本的保障福利,相信未来的好消息会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