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养老新闻之按现在的政策灵活就业人员,还有没有必要每年自己缴纳养老保险?
2020-09-21 23:20  浏览:645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按照现在的政策,灵活就业人员还有没有必要每年自己缴纳养老保险?当然是有必要的。灵活就业人员由于没有稳定的工作岗位,稳定的就业渠道,所以灵活就业人员缴纳养老保险,让自己将来能够老有所养,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减轻儿女的负担,当然是一件利人利己的好事情,为什么不为自己好好考虑一下呢?


我仔细看了你的描述,其实很多理解都是错误的,比如70岁前都是领的个人账户的钱等等,对于这些自己不了解的知识,通过不断的传播,不但害了自己,同时也害了别人。对于灵活就业人员缴纳职工养老保险,除了需要自己缴纳养老保险费用以外,其他的待遇其实和在岗职工是完全没有什么变化的。为了正本清源,我现在再把有关灵活就业人员缴纳职工养老保险的知识,做一个简单的宣传,让广大的灵活就业人员能够了解正确的养老保险缴费知识。


灵活就业人员缴纳职工养老保险,只能在户籍所在地的社会保险机构办理,按照全省统一公布的上年度职工社会平均工资来作为缴费基数,分为60%、100%、300%三个缴费档次,缴费比例为20%,其中12%计入统筹账户,8%计入个人账户。如果按照比例来划分,你说的没有错,60%的缴费金额被计入了统筹账户,计入个人账户的资金只占了40%左右,那么为什么要这样划分呢?这样划分的结果个人是不是就吃亏了,答案是否定的,为了帮助大家正确认识这个问题,我们要详细讲述一下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的作用。


统筹账户是由养老保险基金来管理的,个人账户是属于个人的资金,一直属于个人所有。之所以要设立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这是和退休后的养老金计算紧密相联系的。我们办理退休时,养老金的计算分为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个部分。在基础养老金的计算中,主要参考的数据是三个方面。一是退休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二是本人平均缴费指数工资;三是缴费年限。


基础养老金的计发基数是将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工资相加除以2以后得出一个平均值,这个平均值就是计发基础养老金的基数,然后按照每缴费一年发给1%的基础养老金。比如退休前的上年度的职工月平均工资为8000元,本人的平均缴费指数工资为6000元,那么二者的平均值就是7000元,每缴费一年的1%就是70元,如果缴费20年每月的基础养老金就是1400元,缴费30年每月的基础养老金2100元。那么这个基础养老金的开支渠道是由什么账户来开支的呢?就是由统筹账户的来开支的,统筹账户除了开支基础养老金以外,还要负责开支每年调整提高的养老金,个人账户资金领完以后的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人员的死亡待遇等,这就是统筹账户的用途。


除了基础养老金以外,还要领取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就是按照个人账户资金总额来处以相对应的领取的月数。这个相应的领取月数,是根据年龄来计算的。一般50岁办理退休为195个月,55岁办理退休为170个月,60岁办理退休为139个月。我们以男性为例,如果60岁办理退休,领完139个月大概就是71岁左右,71岁以后个人账户就没有钱了,就需要由统筹资金来支付个人账户养老金。但需要说明的是,其实在71岁之前,我们领取的养老金中,并不是到了70岁才开始领取统筹账户的钱,而是从办理退休开始就已经领取了统筹账户的钱。60%以上都是统筹账户的钱,就是基础养老金部分,40%领取的是个人账户的钱。


如果按照投资回报的周期来讲,灵活就业人员缴纳职工养老保险,需要10年左右才能收回成本。当然这只是一个大概的概率,并没有将国家每年调涨的养老金计算进去,如果计算进去预计回收期应该是7年左右。而且这种以年龄来算账对比的方式也是不可取的,有的人可能只活到70岁,但现在活到80岁以上的人也比较多,甚至还有100岁的,我们缴纳养老保险,虽然说不上是投资,但其实和投资相比,也是一种比投资更为实惠,更为划算的方式。

综上所述,灵活就业人员缴纳职工养老保险,是扩大职工养老保险社会保障范围的重大举措。按照职工养老保险的政策,他的主要对象是在岗职工,但由于灵活就业人员自己既是用人单位,又是职工,需要承担单位缴费部分和个人缴费部分,但在缴费比例上优惠了4个百分点,这也从灵活就业人员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决定的。不管哪种情况下,灵活就业人员,通过自己缴费,为今后退休后能有一份属于自己的养老金都是非常划算的。


发布人:d4b2****    IP:117.173.84.***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