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庆乐 天津分公司直销本部销售总监
在这个高强度对抗的环境中,竞争无所不在,必须去直面它,我们需要谈合作,求共赢。
2009年4月1日,是非常愉快且美好的一天,这一天我成为了平安养老险天津分公司的一员,这是我人生中一次重要的转折点。
入职一月后,我正式接手河东一部营业区成为一名综拓专员。现在我还清楚的记得,第一次上台宣讲产品的紧张画面。2012年的7月份,我成为直销营业部的经理,角色变成了一名管理者。从初到直销面临很多问题,到大家共同研讨,确定目标市场,几年间团队业绩实现近17倍的增长,创造一个不大不小的神话。
最近读《无止之境》,书中很多章节都引发我的思考,比如:理想主义的气息、出事了、万佛朝“综”等非常精彩的章节,文化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由浅至深,润物细无声。印象最深刻的是“花钱请人革自己的命”以及“change or die,两段内容的核心都是一个”变“字,平安的成长历程中“一直不变的是一直在变”。
工作期间也曾面临很多问题和挑战。比如在直销营业部,看似面临最大的问题是业绩,但其实这只是表象,更大的问题是没有方向,大家不知道去哪里找客户,久而久之就没有了斗志。认真总结试错经验后,发现要想改变现况,我们就必须转变思路。
天津市场拥有大量的外资企业,具有代表性的位于滨海新区和各区的开发区,当时在很多人看来这个市场并不好做,因为大部分客户总部在北上广。我们开始对天津的外资市场做实地,结果并不是之前大家认为的那样,其实有很多天津的外资企业可以做,甚至于天津统括其他城市也是有可能的。
思路的转变,直接转化为生产力,带来保费收入。一年后我们签约了首单百万客户。之后我们又一次调整策略,做圈子经营,陆续第二单、第三单产生,保费规模越来越大,最大单保费规模近千万,成为分公司第一个破千万、二千万、三千万的营业部。
“变“贯穿着平安32年来的成长历程,在不断的变化中提出更高的要求,追求更宏伟的目标。非常有幸成为平安的一员,能够参与其中,平安给我了发展的舞台,见证了我的成长,我将会坚持走下去,保持初心,创新求变,谋发展,发扬传承蛇口精神:敢想,敢言,敢试,敢闯,敢为天下先。
齐振广 安徽分公司返聘直销业务员我连续九年参加希望小学支教活动,那些贫困地区孩子那求知若渴的眼神和对未来的憧憬,不断促使我想去多做一些,多教一些,多关注一些。
我1996年入司,屈指一数已经24年了。那一年,正好赶上公司改制,产寿分业经营。我们寿险团体业务部的十几位员工在王小平总经理和李爱萍经理的带领下,开始了团体业务的展业征程。
那时的业务面比较窄,客户群体也相对单一。平安寿险公司是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中孕育而出的新型股份制金融企业,极大程度地受到了政策的制约和偏见观念的束缚。可以说,平安的成长之路经历了无数的迷茫彷徨、曲折坎坷。但是,平安怀揣着心中的梦想从无到有、由弱至强,时至今日已然成为全球市值最大的保险集团和中国三大金融集团之一。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无止之境》第十六章里着重阐述了平安的社会责任和历史担当。从1994年开始,平安在安徽顺河建立了第一所平安希望小学,捐助1000多名失学儿童重返校园。至今在全国范围内已援建了114所平安希望小学,使超过30万贫困儿童受益,并通过搭建远程支教平台,将优质教育资源输送到农村,有力地弥合了城乡教育差距。
我作为平安支教志愿者,连续九年参加平安希望小学支教活动,与那些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在一起,他们那求知若渴的眼神和对美好未来的无限憧憬,促使我情不自禁地想多做一些、多教一些、多关注一些。
2018年,平安面向“村官、村医、村教”,正式启动“三村建设工程”,动员全社会力量,实施产业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助力中国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实现和美丽乡村的建设。
作为平安养老险安徽分公司驻村扶贫干部,我深感企业帮扶对于贫困地区脱贫摘帽的关键作用。我所在的贫困村位于大别山南麓,属于国家级贫困村,教育和医疗资源十分匮乏。2019年5月,村教“4+1”综合行动在我村小学开展,依托平安先进的AI大数据优势,为学校建立了第一所多媒体智慧教室,为提升山村小学的教学质量和管理能力搭建了平台。
《无止之境》完整地记录了中国平安过往的艰辛路程和不断改革创新、发展壮大的辉煌历程,记录了许多重大的历史变迁,也记录了平安的社会责任与公益之道。作为伴随平安成长的一名员工,读此著作触景生情,往事依然那么清晰,我倍感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