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题目是从网上顺手拈来的,因为本身就生活在农村,所以也时常会见到这样的场景。许多年逾六旬,甚至是年过七旬的农村老人还在经常下地干活,这的确不是什么虚幻,而是现实中一种真实的存在。
说实话,每每在网上看到这种类似的话题,多少还是会让像我这样始终生活在农村里的农民有一些伤感的。你说绝大多数农村人又不是什么呆子或傻子,真要是有生活来路的话,谁还不知道闲着呆着就能够享受生活的好?谁还愿意七老八十了拖着并不是什么没有一丁点毛病的身体去操心受累地去种地干活呢?农村那些撇家舍业地外出打工的年轻人,真要是守家在地也能挣到自己期望的收入的话,谁又不想也不愿意守着自己的爷奶、爹妈、老婆、孩子和热炕头呢?所以啊!千万别说什么农村七十多岁的老人还在下地干活是什么他们闲不住,或者是他们的儿女不孝顺。透过现象看本质,所谓的“闲不住”,其实更多的时候只是那些农村老人的自嘲而已。而狠心把父母和孩子扔在家里留守,而选择外出打工的农村男女青年,也是为了追求生活而不得不选择的“迫不得已”。
农民本身是没有退休一说的!最起码就目前来说,“退休”这个词还跟农民扯不上什么关系。土地承包了,想种的农民就可以下地干活,不想种地的农民自然也可以选择在家呆着。哪怕是已经七老八十,凡是下地干活种田的农民自然就可以据此多多少少地获得一份收入。真要是放弃了下地种田,等到需要花钱的时候也许就只能干瞪眼,除非是选择外出打工。说来说去反正就是一个字干,只有干一天也才可以挣到一天的辛苦钱,即便是年逾六旬或者七旬的农村老人也是如此。
网上也曾经有人提问过,说是农村老人如今已经享受到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可以说是同样有了养老金了,为什么有些农村老人还要选择下地干活呢?回复或解释这样的疑问,同样会让农村里的老农民心里发酸。以农村现实情况下6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每月100多块的养老金来说,也就是每3天可以为他们相对简朴的吃饭桌子上添加一个便宜菜的问题,真要是想让农村老人单纯依靠哪100多块钱去养老的话,基本上可以说是不现实的。
虽然说绝大多数农村老人的想法和生活都相当地简单,根本就不讲究吃,也不讲究什么穿,只要是能够吃饱和穿暖也就基本上别无他求了。尽管如此,但农村老人一日三餐上起码的油盐酱醋钱、水电费和冬季取暖时所需要的开支还是不能不花的。茶咱就不说了,就我们当地的实际来说,这里根本不是茶产区,大多数农村老人为了省钱,本身也并没有养成喝茶的习惯。但既使是如此,农村老人哪每人每月所能获得的100多块钱养老补贴,一年一个人攒下来也就是可以将将满足一个冬天把老人自己的住所烧的不太暖的取暖钱。至于说吃喝拉撒其它方面的各项开支,如果没有以往积蓄的话,就只能是依靠儿女,或者是自己继续下地干活种田挣钱想办法了。这其实也正是许多农村老人即便是到了60或者70多岁依然不敢停止劳动、必须想办法多挣少挣地挣钱补贴家用的因由。
粮价低迷,农民单纯依靠种地挣钱难,反过来也让农村里的许多年轻人感到无奈。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他们也只好选择让父母和孩子在家留守着,由自己去到外地打工挣钱,支撑家庭开支的需要。网上总有一些喷子,把农村年轻人的类似举止和行为说成是不孝,那其实也是在枉顾事实。不是青年农民不想享受家庭团聚的温馨,而是他们在追求美好生活的过程中,面临着相对更多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