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到一个新闻,说有个七十多岁的老农民在地里插秧,结果中暑晕倒了,引发了广大网友们的热烈讨论。
有人责怪他的子女:为什么让他这么大年纪还在地里干活?根本就是不孝子孙!
也有人说:说不定是因为老人家自己太勤劳,一大把年纪了还闲不下来,舍不得那一亩三分地,也想要多一笔收入,所以怪不得别人。
我不知道真正的原因是什么,但是在农村,至少在我们这里,六七十岁了还在种地的农民还有很多,他们更多的是想要发挥余热,不愿意给子女们增加太多的负担,所以宁愿继续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换取生活所需。
这就是伟大的父母啊,虽然他们没有什么文化,也不能够为子女们带来巨大的财富,但是他们活着就不愿意拖累子女,总是付出更多,而不愿意索取,因为他们知道年轻人也不容易,所以宁愿负重前行,既然不像城里人一样有一个准确的退休年龄,那么他们就一直干到干不动了为止。
但是也不是所有的父母都那么无私,例如我的一个小学同学的公公,就因为什么事都不做,把我同学气得够呛。
虽然已经当了爷爷,但你说他是个老人吧,其实一点都不老,才50岁刚刚出头,因为他们那个年代结婚都比较早,二十来岁就有了第一个儿子,也就是我同学的老公,儿子结婚也早,然后又马上生了孩子,所以她公公50岁没到就已经有了第一个孙子,今年应该是52岁,就已经有三个孩子叫他爷爷了。
他自认为命很好,什么事都走在了其他同龄人的前头,但其实他们家的家庭条件很一般,房子还是十多年前建的,我同学她们结婚的时候也没有翻新过,因为他们手里没什么钱,连彩礼钱都是借了一部分才凑齐的,后来他们两老子也不还,让儿子和刚进门的儿媳妇去承担。
我同学他们小两口日子也过得紧巴巴,因为两个人都没有什么文化,都是初中毕业,找不到什么好工作,又因为连接生了三个孩子,所以不消出去打工,好在家门口就有工厂,他们两口子都在里面做事,每一年的收入加起来也有六七万,这才勉强能够养家糊口。
按理说儿子儿媳妇日子过成这样,他们老两口还年轻,应该要帮一把的,不说让他们在进城去打工,至少还能够在家乡找到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干,如果足够勤快的话,一年赚两三万块钱也是不难的。即使不把自己赚到的钱交到儿子儿媳妇手里,也能留着给自己养老,那样的话也等于是减轻了儿女们的负担。
但是他们就是懒,特别是老爷子。
去年我同学她老公在家门口包了一口池塘,他自己因为要在工厂里面做事,所以没有时间喂养,但是也已经买好了鱼苗放了进去,然后交给了他父亲,其实也没什么事,主要就是要割草去喂鱼,每天可能要花上一两个小时。
但是两三个月以后他就坚持不下去了,然后就瞒着儿子把这个鱼塘转手让给了别人,他又不懂行情,只收了对方3000块钱,这根本就是亏本的买卖,所以后来被他儿子给知道了以后父子俩大吵了一架。他还觉得挺委屈,说要跟儿子断绝关系,住到女儿家里去,结果女儿也不要他,后来又眼巴巴的回来了。
从那以后,我同学和她老公就断了让他赚钱的念头。结果他有了更加充足的空闲时间以后,就每天都跑到麻将馆里面去了,吃饭时间都不回来是经常的事,也没有人管他,因为管得多了他又要发脾气。
可谁知道到了快过年的时候,他居然带着债主一起回来了,说在外面打麻将输了不少钱,一直都是欠着债的,他自己没有钱还,所以债主就只能来找他儿子了,为了不让他们在家里闹,所以只能替他把钱给还了。
其实最让我同学生气的是,他不帮着带孩子。他们有三个孩子,现在最小的孩子也才两岁多,但是因为我同学要去赚钱,所以只能够把他们扔在家里。按道理说他们做爷爷奶奶的,一个负责做家务,一个负责看孩子是最合适不过的。
但是老爷子不答应,他要自己出去玩,即使现在很少打麻将了,也要在外面浪。她婆婆一个人就顾不上来,有时候做饭去了,孩子们就在打闹,一不小心受了伤,我同学回来只能一边看着心疼,一边埋怨他公公不配做爷爷。
摊上这样一个老公公,我同学怎么会不恼火?她说:“50岁就要开始养老,自己手里又没有存一分钱。如果活到80岁,还有30年呢!现在身体健康,跟着我们吃一口闲饭,也不觉得花销有多么大,但是将来还会更老哇,走不动了、生病了,看这个钱谁给他掏!我们也只有那么大的能力,顾得上就顾,要是顾不上了,那也怪不了我们。 ”
如此看来,有的农村老人确实是挺让人心寒的,他们不愿意为自己的将来打算,只想要及时行乐,把所有的养老责任都早早地就交到儿女们的身上,认为这是他们应该承担的,因为生养了他们,就是给了他们天大的恩惠,怎么偿还都不为过。
他们不会去想,现在的年轻人自身的生存压力有多大,一对普通的农村年轻夫妇,他们要养三个孩子就足以累得喘不过气来了,如果还要再加上两个老人,那么还能够剩下什么钱来支持未来的发展呢?如此,这个家庭兴旺发达的机会就变得更加渺小了。
儿女们是有给父母养老的责任,特别是农村人,因为他们没有退休金,所以更多的要靠儿女。但是我认为这份养老责任也应该有一个限度,至少在年龄上,城里人尚且要工作到60岁呢,农村人怎么能够50岁就退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