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随着居民养老和医疗制度越来越完善,对于每个人来说,保险也成为了生活中挥之不去的一把生命安全锁,市场上也出现了形形色色各种保险,有商业险、养老险、大病医疗险等等,这些保险充分保障者每个人的生活。
但也有一些人不免感到疑惑,每个公司都会给员工缴纳社保,等到了退休年龄,就可以按月在银行中领取养老金。可如果不缴纳社保,同时每个月按月在银行里存进去1500元,以社保缴纳年限15年来算,15年之后的个人存款足够承担自己日后的养老消费吗?
要想弄清楚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了解养老金和存款究竟有何不同?养老金的意义是指,当一个人从年轻的时候开始缴纳社保,当他累计缴满15年之后,就可以在退休之后按月领取相对应的养老金额。
当然,社保如果已经缴满了15年,依然可以继续追缴,公司帮职工所缴纳的社保,都可以计入工龄当中,工龄越长,以后领取的退休工资也会也多。同样的道理,退休以后所能领取的养老金,和年轻时候所缴纳的社保基数也有很大关系。
而存款,顾名思义,就是你自己在银行所存储的所有金额。在购买社保和自行存款这两条路上,一直颇有争议,最终到手的金额孰高孰低也众说纷纭。那么问题就来了,如果一个人没有购买社保,而是选择每个月往银行卡里面存进1500元,直到存够15年,最后的总金额够不够养老呢?
我们先来进行一下简单的计算:每个月往银行卡里存1500块钱,那么一年下来就可以稳定的存到1.8万元,15年之后的总共本金可以达到27万元,听起来似乎是个不错的数目。但钱存到银行里,不管是选择哪一种存款方式,都会有相对应的利息金额产生。在这里,我们先以3%的年利率为例,加上利息和复利金额,15年后总金额可以达到34万元左右。
一般来说,如果有养老金的话,退休之后大部分人应该还能够领20多年的退休工资,在这里我们就以20年为例,假设我们手头上总共有34万元存款,而年限是20年,也就是240个月份,那么仔细算下来的话,每个月差不多可以拿到1416元的生活费。说实话,这笔钱在城市地区基本上寸步难行,就算是花费极小的老年人,每月1000出头的生活费也根本用不开。在农村地区虽说会形势好转很多,但依然不够充裕,只能说是勉强够用,毕竟还要考虑到老年人突发的健康安全问题。
生老病死本就是人之常情,尤其是到了人年老之后,身体每天都在走着下坡路,就算体质再好,也难逃个感冒发烧的情况,更别提其他的突发疾病了。如果单纯的只依靠存款进行养老的话,只能勉强适用于不会生大病的情况,并且日子过得也比较拮据紧巴巴。
然而,如果说从一开始就购买了社保,并且缴纳了15年甚至更久,不仅可以一直领取养老金,万一遇到什么突发疾病,还可以直接报销,很显然,社保的保障力度是贯穿了每个人生活中的很多不确定因素,虽然表面上看每个月都需要缴纳几百块的保险费用,但事后得到的保障和安心,也是其他养老方式,甚至是其他保险产品都无法比拟的。
就现行的养老保险局势来看,养老金每年都在上涨,且此前官方刚刚发布了2021年养老金上调4.5%的通告,这也意味着,退休人员能够领取到的养老金可以更多,也许在此之前养老金每个月只能够领到2000就到了天花板,可现在却能够领到2000多,甚至再过几年,或许还可以上升到3000多。
结语
由于人口老龄化已经逐渐呈倒三角形,因此养老金上涨的可能性只会越来越高,而社保作为国家所支持的保险品类,它的作用和可行度都相当普遍,所以购买社保是很有必要的,有条件的话还可以一方面购买社保,另一方面按月存款,双管齐下的想法,可以让你的晚年生活更幸福,可千万别将希望单纯的寄托在自行存款从而代替养老金上面,否则日后定会悔不当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