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家统计局预测,2050年,我国会有35%的人口超过60岁,将是世界上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如今,天天忙着加班、没时间谈对象,更不敢养孩子的你,到时候会过上怎样的老龄生活?
去养老院?没人撑腰,担心被养老院骗了钱还要遭欺负。
老姐妹住在一起互相照顾、抱团养老?一些上海阿姨们实践过这种养老方法,最终却落得一地鸡毛,不欢而散。
所幸,最近无讼君在一档社会新闻里看到了一条新的养老出路。
300万房产赠送陌生人 换一世晚年安稳
前一阵大家估计都看了这个故事:上海一位八旬老人把300万房产留给家附近毫无血缘关系的水果摊主,就图人家踏踏实实给自己养老。
说起来,故事的开头也是个悲剧,88岁大爷丧偶、精神病儿子猝死,亲戚们天天打歪主意,逼着老人立遗嘱。而好心的水果摊主经常给独居老人帮忙,一来二去中,建立了信任,处成了家人。因此,水果摊摊主给老人养老、老人赠送房产,也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儿。
这样难得的正能量故事,却被亲戚们打上了主意,纠结了一番老人的遗嘱是否有效。
那么,有血缘的亲属和善良的陌生人,谁能赢呢?
图丨《和陌生人说话》法律认可意定监护人 好心人终得好报
法律从来不是冷冰冰的。这个故事里,水果摊主终将好人得好报。
故事还要拉回到2017年。上海老人做了一件无比正确的事儿:办理意定监护公证。
图丨《和陌生人shuohua这个词儿听着陌生,意思却不难理解。由双方协商认定对自己履行监护职责的人,就叫意定监护人。这个监护人可以不必是直系亲属或者法定继承人,可以是朋友、同学、甚至陌生人。意定监护人优先于法定监护人,受委托的意定监护人,不必与遗产挂钩,但可能比亲子关系还要重要。
这一年,恰恰适逢《民法总则》刚出台不久,其中就明确了关于“意定监护人”的规定。
上海孤寡老人和水果摊主办理了意定监护,他们之间陌生的亲情得到了法律的保护,组成了特殊的家庭,收到了生活的馈赠。
除了孤寡老人,还有一些拿不到结婚证的群体、独身者、家里有自闭症孩子的家长、靠血缘关系不能给自己带来温暖的人,谁不需要一种可靠、经法律确认的联结和羁绊呢?据相关数据显示:仅在上海,就有超过10万名心智障碍人士,他们都面临着父母去世后,失去监护人的困境。而意定监护的出现为这些人提供了选择。
诚恳地讲,“意定监护人”这个话题是孤独的、现实的。
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们也会确定自己的监护人或者成为别人的意定监护人。
最后,无讼君想到一部电影——《小偷家族》, 电影中一家六口挤在一个破旧平房里艰难生活,每个人都被抛弃过,又重新在这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家庭里获得梦寐以求的温暖。尽管现实孤独、无奈,但我们可以从意定监护人这一规定中感受到法律给予每个人的可贵的关怀。
图丨《小偷家族》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