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土地养老问题7:山地坡地不能机械化,如何实现土地高收益?
2021-02-01 18:35  浏览:470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第七个问题:坡地,山地的地方,土地也不能机械化,还得靠人力,给工钱的话成本也高,怎么实现总体收益?

这个问题也是要提一下老胡的土地养老法思想含义。在算这个大体经济账时候,为了好表达,为了让普遍情况下人能明白,老胡只是拿人均一亩地,亩产值800元,种植粮食这些大众能算来账的数据,做为参考值来说明的。

思想内涵是,使用全村土地收益来养全村老人。并不是一定要种植粮食,一定得是平原,一定是机械化操作。只要是土地,完全可以因地制宜,最大化发挥土地自身的优势,获取收益最大化。

例如,是坡地,山地的地方,则不必种植粮食,种了也收益不大,就因地制宜,采用坡地,山地的特点,搞适合的经济获益方式。

在此我稍微抛砖引玉,举个例子。福建某个地方全是山沟,只产茶,茶叶销路也不好,茶农也赚不了钱。可是,当地后来引进一种经营模式,让当地茶农马上就翻身了。怎么做呢?以茶叶种植区为景点,稍微打理一番,以此招徕游客,让游客亲临茶山,亲自采茶,亲自制茶,再泡茶,品自己亲自制成的茶品,是一种享受。茶叶不再论斤卖,而是论天卖。因为游客需要的是到茶区观光茶园风光,体验茶农生活,品味茶之风韵。

游客需要的过程体验,而不是要拿回去多少茶叶。所以,游客入茶园的费用,是按天收费的。包括游客一天采摘的茶叶,制成的茶叶,都可以统统带回。结果,游客络绎不绝。游客多了,吃的住的用的都要花钱,把钱都扔在这个村镇上了。这个村镇上的茶农,不务茶事,而是做起了餐饮,住宿,各种茶趣茶具,不仅赚入园费的票子,还赚这些附加的财路。是不是比去卖茶叶好多了。

一句话,有土地,怎么用,是当地领头人的能力。用得好,一分地也比一亩地收入多。


发布人:9ecc****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