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我国退休年龄不符合国情?延迟退休遭反对,专家建议“工龄退休”
2021-02-01 18:02  浏览:1539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文:十二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保制度的建立,人们的养老观念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在中国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后,出生率仅在一年内有所上升,其他年份都呈下降趋势,这意味着我国的很多年轻人不愿意生孩了。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人口老龄化凸显了人口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这也是中国民族制造业成功的主要原因。正是由于人口红利,人口一直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数据显示,2020年前三季度,我国社保基金整体收入2.1万亿元,整体支出2.8万亿元,累计结余4.5万亿元。虽然今年的养老金、工伤、失业等社保制度将逐步恢复,但大部分地区的养老金支付仍存在不平衡的问题。2019年,全国仅有7个省市为净收益贡献。也就是说,对于大多数地区来说,养老金发放的压力仍然很大。

对此,有专家预测,如果现行制度框架继续发展下去,预计到2029年,中国的养老保险基金将无法抵消其支出,到2036年,养老保险基金余额将用尽。此外,预计到2050年左右,养老保险抚养比将降至1.03:1。换句话说,未来或将出现1位职工需要供养一位退休人员的情况。从目前的社保缴费金额来看,显然存在一些困难。


因此,延迟退休已成为人们最关心的话题之一。此前,人社部也表示,延迟退休势在必行,但该计划没有具体实施时间。按照原计划,该计划于2015年制定,2017年试行,2022年实施。但现在,由于种种原因,预计无法以这个时间来推进进度。

而我国现行的男性60周岁,女职工50周岁,女干部55周岁的退休制度,几十年没有改变。然而,由于出生率的下降和老年人口的增长,中国正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压力越来越大。根据社科院发布的这份报告,到22022年需要不到2个缴费者赡养1个退休者。只有延迟退休了,才能缓解这种压力。


对于延迟退休,大多数人仍然持反对意见。首先从心理上就是不愿意的。毕竟,延迟退休就等于多工作几年,少拿几年退休金。在基层辛勤工作了一辈子之后,每个人都希望能早点拿到养老金,好好地安享晚年。其次,从实际的角度来看,也有很多担忧。最重要的是工作问题,很多人担心找不到工作。毕竟现在的就业形势不是很好。职场上都有35岁现象,更何况是到了五六十岁。

而且,如果延迟退休,也意味着养老金的延迟,这对缴纳个人社保的农民来说不是很“友好”。此外,在一些事业单位中,青年的持续发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因为很多单位的入职一般要依靠前辈的退休,所以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


对于这种一刀切的计划,网友们自然会反对。因此,一些专家提出了“弹性退休”制度,一些人可以提前退休,另一些人可以根据不同的工作类型推迟退休,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但实际上,这种制度实现起来并不容易。

因此,一些专家建议工龄退休。设定统一的工龄退休线,早参加工作的便能早日退休,晚参加工作的也就相对晚一点退休。对于学历一般,早早出去打拼的人群,可以早日享受退休生活;而对于那些求学生涯较长的高学历人才,可以多为国家做出贡献。同时,结合多缴多得,长缴长得的原则,设置统一的工龄退休线更加合理,也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


事实上,按工龄退休并不是不存在的。2014年养老金合并前,机关事业单位按工龄退休。具体实施方法为: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然而,这种退休模式并不适合民营企业,导致了养老金的不平衡和差距大。根据工龄退休听起来比较合理。如果你的工作时间长,就会得到更多的养老金,反之亦然。


随着我国人均寿命的增长,延迟退休已经是大势所趋,不然养老金很快会被消耗完,未来养老都成问题。所以,为了保障养老保险的健康运转,延迟退休预计会在这几年实施。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本文由大话企业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发布人:9ecc****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