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前一段时间春节,去了一趟老家,发现村子里儿时的朋友都不在了,村西头的刘大爷也柱上拐了,刘大爷的小伙伴也有了高血压后遗症。整个村子青壮年人口和老年人口严重失衡,整体让我觉得不怎么舒服,这个季节本身是一个收获的季节,讲道理的话,整个村子对我的印象应该是积极地,喜悦的,幸福的。但是我看到的东西和我儿时经历的东西可以能说是两个极端吧。
那时候的我们整体条件不怎么好,家里条件好的可能有一台电视,就不用说手机空调了,而且那时候没有寒暑假,只有秋假和麦假。只有农忙的时候学校才会放假。那时联合收割机还没普及,麦子要手工割,放倒后,要拉到场里用脱粒机脱粒,最后还要用人力车拉回家里去。而小孩子们能干多少就干多少,捡麦穗,扎口袋,现在的孩子一听到,肯定乐得不行,但是现在的孩子又有多少是真的愿意回到农村去生活呢?或许只是单纯的想体验一下吧。毋庸置疑,农村解决不了现在家长望子成龙的教育问题等等一系列的问题都是真实存在的,但是这真的是我们放弃农村,抛弃父母的借口吗?
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改善主要依赖子女,新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和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良好,覆盖面100%,农村老人每个月都会有几十元的保障,但这些钱不足以提升他们的生活品质,与城市老人相比,农村老人尤其是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明显低下。
最近看到了个新闻,3天未露面后67岁老人被发现在屋内死亡。空巢老人已成为社会问题,身体机能衰退、个人价值丧失,没有子女陪伴,都让空巢老人倍感失落,对生活失去希望。据北京、上海、武汉、厦门等多个地方对城乡空巢老人的精神状况调查显示:心情暗淡、沮丧、孤寂、食欲减低、睡眠失调、脾气暴躁或愁眉不展、不好与人相处、得过且过等等都是空巢老人常见的心理体验与情绪状态,一些空巢老人甚至想到了自杀。要么孤独地死去,要么孤独地活着。空巢老人的孤独死亡,令人心酸。人老了还能有什么盼头呀,瞎过呗!”一句话道出了多少空巢老人的悲凉心态。
你们有多久没回家看一看家里的长辈了呢?有时间回家看看吧。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可以在下方留言评论,我们下期再见喽,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