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可能人们议论最多的就是关于三胎政策的问题,最近的几年“一老一小”问题频繁地出现在中央的各类文件里,“一老一小”问题就包括我国已经初步进入了老龄化社会,需要解决的老年人养老问题,以及婴儿、幼儿和儿童的问题。鼓励生育,第一份“体制内建议”!两个行业要崛起……
根据发改委最近的文件指出,现在就是要解决一部分的“一老一小”问题,并且提出主要就是要建立两个体系,一个是关于老年人养老的“养老服务体系”,另一个就是服务于3岁以下的孩子的“托与服务体系”。
从这个文件里可以看出,无论是对于养老设施的增加还是托幼服务的推广,最主要的目的就是降低家庭的负担,以便激发现在的年轻人生育的欲望。在建立这两个体系的时候,文件里对于“公办”和“普惠”都进行了着重的强调。所以说这两个行业必须全面的成长起来,但是在成长过程中又不能太过于产业化,也不能重走课外培训的老路。
在养老方面,要建设养老服务设施,并且还要对适宜的培训疗养设施,厂房,医院,闲置的校舍等进行改扩建的工作。在中央的预算之内还要对“社区、医养、旅社、培育转型养老”这4类项目进行重点的投资支持。
还提出要开展对公办养老服务机构能力进行提升的项目,在中央的投资预算内,东、西、中部地区在原则上除了设备包等定额的补助项目,补助不能超过床均建设投资或者平均的总投资的30%、80%和60%。
在托幼方面,文件提出:支持进行公办托育服务机构的建设,并且鼓励使用公建民营、购买服务等方式进行运营,提供全日托、半日托、临时托等多样化的服务。关于中央财政补贴方面的原则是:在预算方面,公办托育服务能力的建设,东、西、中部地区按照不超过平均总投资的30%、80%和60%进行补助。
文件中关于政府的责任也有相应的强调,强调各地要对养老和托育服务体系的建设进行统一的规划。制定出针对“一老一小”问题的整体解决方案,区分出基本和非基本公共服务。在基本养老服务方面,要充分明确受益的范围以及基础的标准,这样才能够体现出政府的责任。
总而言之为了应对“老龄化和少子化”,各种政策会接连推出,并且还会在推行过程中进行不断的调试和完善。因为课外培训和非惠普制的托管服务过于商业化会增加家庭的负担,所以将受到政府的不断打压。
未来,惠普制的养老和托育行业即将全面登场,服务于人民,解决人民的家庭困难。因为惠普制的基本原则,所以这两个行业很有可能是公办或者是慈善机构办。它们的基本原则是微薄的盈利,或者直接不盈利,可以说是目前我国人民最需要的行业。
湖南省岳阳市统计局发布了文章,里面详细的分析了岳阳市目前面临着老龄化程度加深和常住人口减少的现状,并且给出了相应鼓励生育的建议。第一条就是应该陆续的推出三胎奖励的扶持政策,三胎家庭的三个孩子从幼儿园到高中教育实现义务教育的全覆盖。
第二条是鼓励用顺产的方式进行生育,这样可以缩短二胎和三胎之间的生育时间,并且对于通过顺产降生的新生儿应该补贴孕检和一些生育相关的费用。第三条就是为了减轻家长的压力,取消课外和网络的辅导班,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教育的公平。
最后一条就是生育了三胎的家庭,如果妻子是有工作的,那么就可以每天有不少于两个小时的陪护时间用来照顾孩子,并且公司不能对其进行随意的开除或是调换职位,女性有随时正常上岗的权力。
这几条建议其实在部分概念上还存在着误用的情况,并不是特别的高深,但是却是第一个进行公开讨论“鼓励生育政策”的体制内机构,可以说起到了一个抛砖引玉的效果。与此同时,还意味着各个地方正在酝酿“鼓励生育政策”。国家在这方面这肯定会有宏观的要求,但是各地会有自己发挥的空间,可以开展一些特色的政策。
只不过每个地方的“鼓励生育政策”可以做到什么样的程度,主要还是要看地方的财力。毕竟每个地方的经济发展程度都是不同的,能够开展的“鼓励生育政策”也会大有不同。例如财力雄厚一些的城市,能够给予的福利不用想都会比其他城市更加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