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是所有人都比较关注的话题,年轻人要考虑如何赡养老人,等到上了年纪就要考虑自己如何养老。
据统计,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达到2.5亿,差不多占了总人口的2成,而且未来还会呈上行趋势。我国的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养老成为了迫切需要关注和考虑的问题。
“养儿防老”是自古以来的一种养老方式,所以在过去,不少家庭的观念是“能多生就多生”,多一个孩子就等于多一份劳动力,等到自己年龄大了需要养老的时候,每个孩子的压力就会小很多。
但这种情况发生了一些变化,现在多为独生子女家庭,年轻小俩口在抚养自己孩子的同时,还要赡养四位老人,养老的压力越来越大。
为了缓解年轻人的压力,让老年人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国家对老年人的福利待遇进行不断地完善,包括医疗、养老金和各种补贴。今年是养老金上涨的第16个年头,而且涨幅在5%左右,退休老人的养老生活得到了基本保障。
退休人员的养老资金通常来源于子女、自己的储蓄和养老金三方面,不少老人其实是不缺钱的,现在所面临的大问题是没人养老。
很多子女常年忙于工作,很少有时间陪伴父母,所以父母要么独守空巢,要么住到养老院。虽然现在养老院的条件比以前好了很多,但普通养老院还是存在比较大的问题,入住养老院只能解决老人生理上的需求,而对于心理和情感上的需求很难满足。
为了解决“没人养老”这一问题,我国不断探索新型的养老模式,比如社区养老、抱团式养老和旅游式养老,这3种养老模式不用麻烦子女,还不用住养老院。
和养老院不一样,“养老社区”就像是一个生活小区,食堂、超市、医院、学校等设施一应俱全,除了有很多同龄老人外,还有生活管家照料老人的衣食住行。
“抱团式养老”换句话说,就是老人们自发组织住在一起,互相照顾的养老方式,这种方式就更自由。“旅游式养老”就稍有局限性了,因为它需要有一定的经济条件,同时还要有健康的身体。
虽然这些方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是有些弊端。而现在,人大代表蒋厚全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养老模式,即“时间银行”,并进入了试点阶段,事关每个人。
那么什么是“时间银行”呢?
志愿者可以把自己的时间在时间银行登记,如果有用户需要服务,时间银行会委托志愿者提供服务,同时志愿者服务的时间也会存进银行,当志愿者需要服务的时候,存进银行里的时间就可以换取其他志愿者的服务。
简单来说就是,你先服务别人,然后就有机会得到别人的服务,这是一个种双向的选择,时间银行相当于“中间者”。
蒋厚全在服务时间、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他认为可以联合红十字会、社保局等机构对有需求的老人提供服务,具体包括做家务、做饭和陪同就医等服务内容,时间上可以小时为单位,同时对储存的时间进行上限设置。
时间银行已经正式进入了试点阶段,今年8月,武夷山首家时间银行开业。这种新型模式可以鼓励年轻人在现有能力允许的范围内帮助其他人,来为自己未来的养老生活换取更多保障。
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低龄存时间,高龄换服务”,你觉得这个新型养老模式可行吗?或者说你还有什么更好的建议呢?
本文由新知财料原创出品,未经许可,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