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上海毫无悬念地成为了2021年第一个公布养老金调整方案的地区。今年国家给予的养老金人均上涨比例为4.5%。从上海方案来看,大部分企业退休人员的实际上涨比例超过了4.5%,下面给大家仔细讲讲,其他地区的退休人员也能参考一下。
2021年上海调整方案
在2021年的养老金调整具体实施方案中,上海将原有的四大块内容调整成了三大块,分为为:
(1)定额调整增加70元;
(2)根据上一年度、也就是2020年最后一个月的个人养老金领取金额为基数上涨3%;
(3)对于满足高龄条件的退休人员每月额外增加20元。
光从政策来看,上海2021年养老及上调政策相比于去年少了一块挂钩缴费年限的调整;挂钩养老金基数的调整比例从去年的2.3%上升到了今年的3%。定额调整相比去年少了5元、高龄倾斜调整没有变化。
调整幅度到底有多少
2021年的调整方案让计算变得简单了不少,挂钩调整不用考虑缴费年限直接按照原来的养老金来计算就行了。
(1)原养老金为5000元的退休人员
2021年能够实际获得上调金额=定额调整70元+挂钩现有养老金基数调整5000元*3%=220元;如果满足高龄老人条件再增加20元,总共达到了240元。
对于上海原来5000元退休工资的人来说,年龄没有达到高龄倾斜增加标准的人实际上涨幅度为220/5000=4.4%、达到高龄标准的上涨比例为240/5000=4.8%。
(2)原养老金为4000元的退休人员
不享受高龄倾斜增加额:70+4000*3%=190元,相比于原来的4000元上涨了190/4000=4.75%;
享受高龄倾斜增加额:70+4000*3%+20=210元,上涨比例为210/4000=5.25%。
(3)原养老金为3000元的退休人员
不享受高龄倾斜增加额:70+3000*3%=160元,增长幅度为160/3000=5.3%;
享受高龄倾斜增加额:在160元基础上再加20元,共180元,上涨比例为180/3000=6%。
养老金较低者增长比例高于4.5%
从上面三种测算可以看出,根据上海2021年的养老金上调实施方案,原本养老金较低者基本上均能比人均上涨标准来的高、也就是超过了4.5%。只有原本养老金为5000元且不满足高龄倾斜调整时实际增加的比例为4.4%。
上海2020年的人均养老金在4400元左右,以这个数字计算的话可以得出符合与不符合高龄倾斜标准分别增加202元和222元,上涨比例为4.6%和5%。
养老金低于6000元上涨比例就可能超过人均上涨标准
仔细分析本次上海的养老金调整方案,3%是按照原来的养老金基数上涨的。那对不能拿到20元高龄标准的人来说定额增加的70元占原来养老金的比例超过1.5%就能使得今年整体上涨幅度超过人均标准。
经过计算可以得出,没有拿到20元高龄补贴的退休人员中,只要原来的养老金低于4667元的今年实际上涨幅度就会超过4.5%的人均标准;
能够拿到20元高龄倾斜补贴的退休人员中,原来的养老金低于6000元的人本次调整幅度高于4.5%。
总结
结合2021年上海的养老金调整方案以及实际例子的测算发现大部分上海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上涨比例均能够超过人均4.5%的上涨标准。那上海是不是违反了国家规定呢?其实不然。
国家给出的人均4.5%的上涨上限是包含了企业退休人员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前者人均上涨比例虽然高于4.5%但后者每年的上涨比例均低于人均水准。因此,两者加在一起计算出的某地区整体养老金上调比例不会超过国家规定的上限。
这个观点不是我胡说的。在2020年某地区公布的养老金调整具体落实工作中就提到全省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平均上涨5.4%、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上涨3.9%,而全年国家给的平均上涨标准为5%。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互动、留言,也可关注、点赞 您的支持是对原创最好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