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农村85、90后没有分到土地,将来向国家申请养老金,合理吗?
2021-01-11 16:56  浏览:1546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我是笔者,我来这个问题。


一、先说85、90后没有分到土地问题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国性第二轮承包开始于1982年,不仅是85、90,从1983年至今出生的人,除了有的地方村集体利用机动地和其它集体土地进行调整过的,其它地方都没有进行调整。而且国家政策也是“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

为什么要实行“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土地调整原则呢?

第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以家庭为单位分配土地的,也就是说,只要是这个家庭成员,无论分配多少土地,人人有份,包括新增人口。也就是说,这个家庭新增了人口,只是这个家庭人均土地减少了一点,并非新增家庭成员没地可种。同样,哪个家庭人口减少了,只是这个家庭人均土地增加了一点,并非这个家庭的土地增加了。


比如,某个家庭在82年坟地时有5口人,每口人分了2亩地,共分10亩地,后来新增1人,人均土地由2亩减少为约1.67亩,如果新增2人,人均土地减少为约1.43亩。相反,如果减少1人,人均土地增加到2.5亩。所以,只能说人均土地增加或减少了,不能说新增人口没地种了。因为,从大概率说,每个家庭人口都有增减,所以,整体上还是公平的。

第二、实行“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原则是为了稳定农村土地,为了使农民能够安心放心使用土地,对自己的土地有长远规划,愿意对自己使用的土地进行投资整修维护。所以,不宜频繁打乱重分。

第三、“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有利于对土地进行确权,从法律上保障农民永久性拥有土地使用权。即便是流转,使用权还在农民手里,经营者只有经营权。

总之,“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只是某个家庭人均土地的增减,不存在谁无地可种问题,85、90后虽然没有参加分地,但并非没地种。


二、再说“向国家申请养老金合理吗”?

这个问题有点模糊。

第一、农村农民养老金包括“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农村年龄只要达到60岁,不用交费,都可以按月领取国家基础养老金,只是基础养老金太少,大多数农村只有一百多元。而个人账户养老金包括两部分,一是个人缴纳的养老保险,二是政府补贴。这个和基础养老金一样从2009年就开始建立,多缴多得,长缴多得,最低缴满15年,到60岁就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

所以,85、90以及00后农民只要缴纳养老保险,60岁以后就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缴的多,领的多。这个人人可以参加,不需要要申请,所以,不存在申请国家养老金问题。

基础养老金的确少了点,但我们可以想一想,中国几千了,哪个朝代哪个社会既不让农民缴公粮,还给农民发中抵不住和养老金?

总之,85、90后农民虽然没有跟上第二轮土地调整,但家庭的土地仍然可以耕种,城乡居民养老金从2009年就已经开始,85、90后都可以参加,不存在申请国家养老金问题。

除了国家基础养老金,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加才有养老金,不参加的只有基础养老金。



发布人:684c****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