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本山和毕福剑、小沈阳合作的小品《不差钱》深入人心,小沈阳说,人不能把钱看得太重,钱乃身外之物,人最痛苦的事情你知道是什么吗?人死了,钱没花了。而赵本山说,人最最痛苦的却是钱花光了,人还在。
这两句话一时间成为了大家的笑谈,其实这也从侧面说明了两种不同的人生。第一种就是太看重钱财,最后只剩下钱。而第二种就是太享受生活,最后没钱了。其实这两种生活方式都有弊端。
今年62岁的郭阿姨就属于把钱看得太重的那一类型,可是如今她后悔了,我们来具体看看吧!
郭阿姨小时候家里穷,兄弟姐妹十人就靠父母种点地。别说新衣服玩具了,就连基本的温饱都成问题,有时候一个玉米面饼能吃一天。艰苦的生活环境,让郭阿姨从小就很节俭。
工作中,她努力勤奋,生活中却异常的艰苦。同龄人都开始打扮自己的时候,郭阿姨还是穿着缝缝补补的衣服,长期以往也造就了她胆小自卑的性格。
结婚后,她还是一贯的把钱看得特别重要。自己不但省吃俭用,还要求丈夫孩子也和自己一样。她给孩子们灌输的思想就是生活要靠节省,这种观念也让孩子们生活得很累。
她们不敢要钱去买零食,不敢要数去买心爱的玩具,更不会去乱花一分钱。哪怕夏天又馋又渴,也是默默地舔着嘴唇看着别的孩子吃雪糕。
郭阿姨吃饭节俭,穿衣节俭,连生病也节俭。只要能扛过去就是一碗姜糖水打发了,实在坚持不住了也是用最便宜的药。一时身体看不出来变化,时间久了身体也就慢慢在变垮。
孩子们长大后,无一例外地选择远离她。唯独剩下守在她身边的丈夫,可是后来还不幸得了绝症。
医生说如果全力救治的话,会有五分之一的几率成功。可是全力救治需要一大笔钱,这些钱对于郭阿姨来说简直就是命,她不想拿这些来赌一个不确定的结果,所以最终放弃了救治,不久丈夫去世了。
转眼郭阿姨也退休了,按说有退休金也可以休息一下了。可是她又找了份兼职去做保姆,她说自己不挣钱就会感觉心慌。尽管累一点,但是活得踏实。
期间孙子出生了,她只照顾了几天就去工作了,为此儿媳妇和她结下了月子仇。女儿一个人带两个孩子忙不过来,想要郭阿姨来帮忙,也被郭阿姨拒绝了,她一门心思地沉寂在挣钱养老的道路上。
儿女们劝她说,现在帮帮儿女,以后儿女们能更好地为她养老。可是她觉得养老必须靠自己,自己挣钱自己攒钱自己花钱最踏实。
朋友劝她说岁数越来越大了,还是多帮帮子女们,以后养老还得靠儿女们呢!但是郭阿姨依旧坚持着自己攒钱的原则,她说她不能看着自己的积蓄慢慢减少,养老的事情以后再说。
可是现实来的就是这么快,郭阿姨突发阑尾炎住院了。这时候儿女们都不愿意来伺候她,她坚持的以钱养老似乎不那么奏效,因为很多事情是用钱换不来的,哪怕她现在手里拿着大把靠节省换来的钱,也没什么用。
这时候郭阿姨才明白:把钱看的太重要,真的不是什么明智的选择。
结束语:看了郭阿姨的多半生,其实还是挺委屈的。年轻时家里穷,造就了省吃俭用的习惯。结婚后,又把这种习惯传染给了家里人,让家里人都跟着自己过苦日子。
哪怕是丈夫在生死面前,她的天平在感情和金钱面前,还是选择了金钱。她坚信攒钱活得有底气,哪怕是伤了亲情她觉得也无妨,可是最后明白的却太晚了。
人活着有紧迫感是对的,但是却不能活得太累了。因为人生是一种奋斗,也是一种享受。奋斗和享受是相辅相成的,不能人在钱没花完,更不能钱花完了人还在,要找到一个平衡点,这个平衡点就是努力该努力的,享受该享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