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回天三年行动计划的最后一年。相信即便从未到过回天的小伙伴,也能从发改君的报道中感受到喜人的变化。
这些变化,不是一蹴而就,也非偶尔。其背后,是我们共同奋斗的结果。
我们推动完成三年行动计划任务,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民生问题。我们是基层政府部门,是主动报到服务的市级部门单位,是积极发挥作用的社会组织,更是踊跃参与共建共治共享的回天地区居民。
极不平凡的2020年,我们一直都在!今天,就一起跟着4个关键词,来看看这一年的工作汇报吧~
关键词:党建引领
民生需求在哪里,党建就覆盖到哪里。
在回天,各级基层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大力示范带动,成为了凝聚党员群众的“主心骨”、参与社会治理的“领头羊”。有数据为证:
成立7个街镇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129个社区村全部搭建“党建引领、多方共建”平台;
指导13个楼门院议事会示范点建立楼门院党小组;
大力推动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党组织的全覆盖,截至2020年底,回天地区物业企业党的工作覆盖率达到100%,业委会(物管会)、物业企业党的组织覆盖率超过97%;
发挥回天地区社会组织综合党委作用,成立11个党支部,覆盖19个社会组织;
持续动员在职党团员、社会组织、志愿者等各类群体近1.8万人、50余万人次直接参与防疫工作。
关键词:主动治理
什么是主动治理?就是推进为民服务上水平,就是想在居民前面,做在居民心上。2020年,相关部门力推3个主动:
主动建机制、提效能
完成回天地区一镇六街机构和人事制度改革,逐步划小管理单元。指导回龙观、龙泽园、史各庄三个街道办事处实现正式挂牌,根据全市街道改革精神,统一设置“六室一队三中心”。
主动建设施、补短板
新建或改扩建14个社区警务室,在融泽家园、龙泽苑社区开展社区服务站开放式服务试点工作。按照回天三年行动计划要求补充养老设施,天南街道、东小口镇等3个综合文化中心对外亮相,完工10个地下停车场和天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一刻钟服务圈”实现全覆盖。
主动强执法、维秩序
回天地区一镇六街全部组建综合执法队,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累计向街镇下放行政职权431项,其中包括城管执法职权393项。群租房整治保持“动态清零”,37个社区成功创建基本无违建社区。城管执法部门共检查“三类场所”管理对象近3万家次,发现1891处问题并要求立即整改。
关键词:共商共建共治共享
多方参与、居民共治一直是“回天有我”的题中应有之义。2020年,“回天有我”持续深化,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的氛围愈加浓厚。
物业企业
成立街镇物业管理服务中心和物业创新联盟,将物业企业纳入社区治理体系。组建37个业委会、新建57个物管会,截至2020年12月底,回天地区物业管理全覆盖,业委会(物管会)组建率超过89%。
社会组织
设立“回天有我”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平台,投入约900万元资金购买95个服务项目。截至2020年底,回天地区社会组织达到1823家。其中,2020年新培育孵化社会组织30家,落地125个服务项目。
智库力量
将回天地区治理研究纳入年度项目,开展回天地区大型社区长效治理研究。鼓励北京交通大学等高校开展专题研究,举办“回天有我 战疫同心”“社会组织创新 回天示范先行”等6期回天治理论坛。
集众智、汇众力,平台枢纽的作用也不可或缺。2020年,社区治理平台畅通居民表达诉求渠道,12345全年接收回天居民诉求5.4万余件,并积极予以响应;志愿服务平台汇聚治理有生力量,截至2020年底,回天地区注册志愿者超过11万人,支持100个社会组织开展垃圾分类志愿服务项目;社会动员平台积极开展活动,打造“回天好人”“回天春晚”等一批有影响力的项目, “回+”周末绿跑、“聚力天通苑”等一批居民喜闻乐见的活动。
关键词:报到服务
2020年,各市级部门单位以报到服务的形式,开展“回天有我”社会服务活动500余次。在这极不平凡的一年,在这回天三年行动计划的收官之年,大家到回天办了哪些实事呢,来看几个典型事例↓↓↓
市发展改革委
持续开展新一轮回天行动计划编制
要说最近的高频词,“十四五”一定上榜。北京市“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实施新一轮回天地区优化提升行动。
2020年12月初,市发展改革委市回天工作专班联合昌平区,会同北京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所、相关课题单位,先后开展3次专题会议,深入研讨新一轮回天行动计划的编制思路。通过多次对接,总结了本轮行动计划的成效,探讨了新一轮行动计划面临的形势,研究了新一轮行动计划的主要目标、实施路径和重点任务。
2020年12月15日,市发展改革委与昌平区共同研究新一轮行动计划编制思路。此次思路“碰撞”中,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素芳表示,在编制新一轮行动计划中,要对接“十四五”规划要求,系统攻坚,改革创新,用好增量,盘活存量,描绘超大社区治理样板模型,更好满足回天百姓需求。
市规划自然资源委
调研完善新版街区控规
2020年6月,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公布《回龙观、天通苑地区街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草案),为回天地区设定了明确的目标定位——城市治理的典范地区、服务国家科技平台建设的重要节点。
2020年12月22日至25日,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再次带领规划编制团队深入回天地区六个镇街,与街道办事处、责任规划师联合开展现场调研。4天时间里,逐个梳理各街道乡镇小微空间土地资源,详细了解历史遗留问题,从精准解决问题、织补公共服务设施出发,研究推动规划实施落地。
市委社会工委市民政局
2020年新建7个养老机构
2020年,市委社会工委市民政局围绕党建引领、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深化市级单位报到服务机制、鼓励社会力量提供社会服务、广泛吸纳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等五个方面,在回天地区推进12项工作。
其中,关注度颇高的养老问题得到缓解,2020年回天地区完工紫金新干线配套等6个养老设施,新建国风美唐、龙跃苑三区等6个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和1家照料中心。
社会组织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开展的“回+”周末绿跑、“聚力天通苑”“回天有我志愿先行”等品牌活动,吸引了居民参与活动达数万人次。
市财政局
重点支持回天地区教育事业发展
教育是回天地区家长们最为关注的话题。
2020年,市级财政持续加大对回天地区教育领域投入力度,用于支持学前教育普惠率提升、清华附小昌平学校教学楼整体改造、回龙观育新学校新建实验楼配置设备、回龙观中心小学等学校操场改造等项目;此外,针对回天地区学前教育给予专项支持。
2020年,回天地区幼儿园数量已增至97所,其中公办园11所、民办园45所、社区办园41所。更多的回天居民享受到了低价、优质的学前教育服务。
还有——
市住房城乡建设委持续推进华龙苑南里、华龙苑中里、蓝天园等老旧小区改造,其中,华龙苑南里小区正在进行上下水改造施工;
市商务局加强商业建设推进商圈提升改造,全年为回天地区建设提升各类基本便民商业网点31个;
市文化和旅游局组织开展读书分享会及“北京中轴线历史文化主题展”活动,丰富居民文化生活;
市卫生健康委会同市医院管理中心组织积水潭医院回龙观院区、清华长庚医院开展对口支持帮扶,通过加强区域医联体建设、双向转诊、专家下社区等措施,支持昌平区现有医疗卫生机构提升能力水平;
市体育局持续成功举办阳光徒步健康全家、回天地区轮滑公益行等一系列活动;
公交集团12月新开专192路、专193路,调整专136路,进一步方便回天地区居民的地面公交出行;
团市委开展“回天有我志愿先行”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全年累计服务时长1527934小时;
……
回天地区治理是长期任务,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需要久久为功。
下一步,市回天工作专班将积极谋划回天地区提升发展下一阶段行动计划,突出多方参与,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深化“回天有我”社会服务活动及品牌效应,努力探索一条党建引领、多方参与、居民共治的超大城市基层治理路径,建设充满活力、美好幸福的回天新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