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陆一丹 王毅 记者 叶凤
“政府推出养老码,我们老年人只要扫一扫二维码,想去哪里吃饭就去哪里吃饭,这个政策真的很方便。”家住余杭区瓶窑镇里窑社区的罗大伯,日前在彭公村老年食堂就餐时由衷地称赞。罗大伯所说的“养老码”,就是瓶窑镇自主研发的“码上养老”小程序。
罗大伯平时住在瓶窑镇里窑社区,偶尔回彭公村女儿家小住。按照往常,各村社的老年食堂由于不同的运营管理方、就餐政策不统一,跨越就餐不能实现“午餐自由”。如何突破数据壁垒,让数据多跑路,实现“一码通用”。瓶窑镇依托钉钉平台,在老年人建卡过程中,输入相关信息及人脸数据,生成个人专属“养老码”。这样一来,涉及跨域就餐时,后台数据定位就自行调整服务区域,扫码扣除异地餐标即可解决餐标不统一、后台计件难、跨域结算繁琐的难题,老人的就餐记录会随码记录到提供就餐服务第三方运营单位名下,实时进行计件、核算、累加。有了养老码,老人就能就近吃、方便吃、随心吃,真正解决了辖区内老人的“舌尖养老”,跨域就餐难的问题由此游刃而解了。
“除了实现智慧就餐,养老码还有活动预约、远程就诊、健康评估、健康建档、服务点评、紧急呼叫等功能。”瓶窑镇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智能建档,便能实现蓝牙实时传输日常体测数据,形成云端健康系统,掌握老人失能、失智情况,便于家庭医生跟进、远程在线问诊、家庭管护支持等功能。
日间照料、健康管理、心理关怀、医疗救助、学习娱乐……养老需求看似简单,做好却很难。近年来,瓶窑镇始终高度重视养老工作,在工作中一直注重科技赋能,利用各种系统和产品提供全方位个性化、更贴心的服务、满足他们更多样的需求。随着“养老码”的上线,瓶窑镇更是开启了智慧养老2.0版本。接下来,瓶窑镇还将从资源整合、数字应用和产业发展着手,不断深化智慧养老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
编辑 王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