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休老干部是养老金最高的一类群体,这与他们对新中国成立和建设的巨大贡献有直接关系。
下面是一张离休老干部的养老金津贴表,从表中信息我们看到职务等级是副战区职,军衔是中将。在工资津贴发放一栏里,实发金额高达87192元,其中离休费15847元、职业津贴400元、生活补贴8200元、房补250元、荣誉补贴130元、伙食补贴85元、福利62280元。
当然这里的62280元福利应该是一年的总和,即便这样算下来,一个月的养老金也高达30102元,相当于一个四线城市普通蓝领的年工资总和,让人十分羡慕。
何为“离休”?
“离休”与“退休”有本质上的区别,现在脱离工作岗位叫做“退休”,法定退休年龄为男性60周岁、女干部55周岁、女工人50周岁。而“离休”指的是在1949年前就参加革命的老同志,他们或者是军队干部,或者是从事地下工作的老干部,或者是坚持革命的老人,均为新中国的成立的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离休老干部的养老金为什么这么高?
离休老干部的养老金之所以高其实与针对该群体的社会保障制度有直接的关系。
首先,本质上“离休”是一种特殊化的退休,普通的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跟在职时的岗位工资不再挂钩,只与养老金的调整机制有关。但离休则不同,离休是“离职休养”,即人退下工作岗位后依然享受与原职位相匹配的工资待遇,也就享受工资待遇的每次调整,因此养老金比退休人员要高一截。
除此之外,离休人员每年增发1-2个月的本人标准工资作为生活补贴。
再者,对于对于离休人员中的一些特殊群体,养老津贴可以在原基础上增发5%-15%。比如有特殊贡献的老干部、获得英雄称号等荣誉的老干部、被认定为专家的老干部等等。
第三,除了“生活待遇从优”以外,“政治待遇不变”。所谓的“政治待遇”是指用车、医疗、住房、生活物资供给等方面,即便是人不在工作岗位了,但这些待遇依然保留。最明显的一点就是离休人员的医疗费用是全额实报实销的,而退休人员只能按照比例报销,不能全额报销。
综上三点而言,离休老干部不仅能享受到较高的养老津贴等生活待遇,而且能享受到与原岗位相匹配的“政治待遇”。
结语:
1949年就参加革命工作的离休人员现在基本都近百岁甚至100多岁的人了,他们为新中国的成立和后期建设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可以说没有他们就没有新中国。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发放再高的养老津贴也不为过。
至于离休人员每月能领多少养老津贴也不尽相同,这与他们的工龄、获得的荣誉、职位、职务等级、地区经济发达程度、社平工资等都有很大的关系。但就身边的离休人员而言,10000/月的养老津贴都算是较低水平了,普遍在1.5万元左右,在个别经济发达地区,如果职位等级高一点、贡献大一点,那么每月能领到两三万也是正常现象。
随着时间的推移,未来“离休老干部”越来越少了,他们年事已高,最缺的是关心、照顾和尊重,希望整个社会都对这类群体重视起来,把他们的事迹发扬光大,让后辈知道他们对国家的贡献!
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留言交流。码字不易,给点个赞、点个关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