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是处理民事法律关系的一本全书,其中包含了各种各类的民事纠纷处理的法律依据。作为保障个人权益最重要的大法,
《民法典》事关一个人从摇篮到坟墓的方方面面,素有“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之誉。
《民法典》的作用在其修改了关于医保、社保、退休养老、婚姻法、继承法等等法律的部分法律条文,使其更符合当代中国的民情,使人民在生活中遇到事情时有法可依。
无论是在养老金的计算中,还是在养老金的调整中,缴费期限(工龄)都是一个关键变量,是非常重要的条件。
有粉丝想问:服务年限是按月计算的吗?为什么有小数点?
我们先来看两个问题。老王是一名退休工人,工作了43年零9个月。他计算退休金的依据是多少年?43年还是44年还是其他答案?
老刘是一名退休人员,工作35年零2个月。养老金调整多少年?
计发养老金,工龄是精确到月
退休时,养老金的服务年限实际上是按月计算的,也就是按月计算。
在上例中,退休人员老王的工龄是43年零9个月,养老金的计算依据是43.75年。
为什么?因为在计算养老金时,工龄不能四舍五入。如果9个月换算成年,则为0.75年。所以9个月除以12个月,等于0.75。
因此,退休人员老王的养老金不能按44年或43年计算,而是按43.75年计算。
所以有一个小数点。这是因为如果你精确到月份并把它转换成年份,就会有一个小数点。
再举一个例子。比如,20年零6个月的工龄算多少年?答案是20.5年。因为5个月除以6个月等于6个月。别以为是20.6年。这是一道简单的数学题。不要想当然。
付款期为一个月,不四舍五入。该算法对退休人员是有益的、公平的。
上调养老金是按年来计算
不过,养老金增加时,调整与缴费年限挂钩,缴费年限不准确到月,而是按年计算。
在大多数情况下,如果付款期少于一年,则按一年计算。
比如,老刘的工龄是35年零2个月。养老金增长与缴费年限挂钩时,不是按35年或35.17年计算,而是按36年计算。
因为两个月不到一年也可以算一年。
养老金增加时,缴费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这对退休人员也是有利的。当调整与缴费期限挂钩时,可以增加更多的养老金。
因此,付款期的作用非常重要。它起到了养老保险长期缴费的作用,所以如果你想多领养老金,增加养老金,就应该尽量延长缴费期限。
以上这些都是我从《民法典》中了解到的。
一个人从出生的那一刻开始,就和《民法典》脱离不了关系,上学,就业,结婚,生子,买车买房,邻里纠纷等等,大事小事,大矛盾小纠纷都做了全面的规定。
那么,作为一个普通人,又该如何去了解法律常识呢?没有基础看得懂枯燥的法律条文吗?
别急,今年刚颁布的《民法典》,通过这部法典,您就可以了解跟您相关的法律。
如果您担心没有法律底子,我建议您搭配一本《法律常识一本全》,里面有丰富的、具体的、精彩的典型案例,以及解读,让您轻松看懂,高效普法。
建议大家人手一套《民法典》+《法律常识一本全》,原价99元,现在只要69元,买一本送一本。一场电影的钱,就可以把这部能保护自己的法典搬回家,还有更多的优惠套餐等你选择。有事没事随时翻阅。了解一下《民法典》当中的一些法律小知识,知法懂法守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相信在生活当中都会用得到。
点击下方横条,下单购买,正版书籍即可包邮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