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北京的董阿姨今年已经86岁。老伴去世后她一个人独自住在老宅里。最近几年,她的身体大不如前,从家到菜场不到一里的路,她得在路上停下休息好几次才能走完。出门太不方便,所以她越来越不愿意出门了。
董阿姨有4个女儿,一个女儿定居在外地,其余三个留在北京,但住得都比较远。而且女儿们的年纪也已不小,最大的已经63岁。她们都有了第三代,平时自己家的事就已经忙得焦头烂额。董阿姨不想麻烦女儿们,一直坚持独自生活。
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董阿姨越来越担心自己以后的生活,她有心脏病和高血压,有好几次夜里犯病的时候,她心里特别害怕,怕自己万一走了,连孩子们的最后一面都见不着。
女儿们带着董阿姨参观过周边的几家养老院,可都不太满意。一个偶然的机会,她们得知有一个新出的养老楼盘,在那买房的老人可以得到24小时的照顾。
区别于普通的住宅,这是一个专门针对老年人建设的小区。小区由住宅区、医疗服务站、公共服务区域和养护中心四大块组成。
老人可以在这个楼盘中购买或者租赁房屋,每月只需再支付三千多元,就可以在家享受各种针对老年人设计的服务项目。
这里的住房都做了适老化的设计,以满足老人们特殊的需求。如卫生间的淋浴房都装有可收起的座凳,马桶边也安装了扶手。
每套住房里还设有紧急呼叫的装置。当老人在屋内按下一键呼叫按钮,小区医疗服务站内的电话就会响起,医护人员会在5分钟内赶到现场进行急救。
医疗服务站的面积大约有300多个平方,站内安排医护人员24小时轮流值守。服务站内还设有药房和康复中心,老人们可以直接在这里拿药、按摩、针灸等。
有些老人因为患病需要长期做康复理疗,若是去医院,喊车、挂号、排队,来回最少也得花上半天的时间,住在这里的老人可以直接在医疗站接受治疗,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力。
小区的公共服务区域大约有2000多平米,非常宽敞。其中设有公共餐厅、康乐室、老年大学等。
独居老人吃饭是个扰人的问题。自己买菜做饭,做多了吃不完,可又不舍得倒掉,而吃剩饭剩菜又不利于健康。小区的公共餐厅就解决了这样的问题。
老人们不想做饭的时候可以直接去餐厅购买自己喜欢的饭菜。餐厅的饭菜都是按照老年人的口味和健康需求精心烹制而成。
小区里熟识的老人还会两三个人组成一个小团体,每人每次买不一样的菜,放在一起吃,这样的拼餐方式可以让每顿饭的菜品更多样,花费也更少。
工作人员还带董阿姨母女参观了小区的养护中心,详细介绍了养护中心的用途。养护中心相当于设置在小区内的养老院,共有39个房间68个床位。
这里有专业的医生和护士,护工也都有上岗资格证书。不能自理,需要特殊照顾的老人,可以在这里选择日托或者全托,享受专业的看护。
在养护中心,她们碰到了选择日托服务的王阿姨。王阿姨和老伴两年前搬进了这个小区,刚开始时两位老人身体康健,住进养老小区让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可就在一年前,王阿姨突然中风,出院后身体大不如前,出行需要借助轮椅,日常起居也需要别人的帮助。儿女们住得远,且都有自己的工作和家庭,心有余而力不足,照顾王阿姨的工作也就全落在了王阿姨老伴的身上。
王阿姨的老伴也已经是80多岁的老人,照顾腿脚不便的王阿姨很是吃力。王阿姨看到老伴照顾自己这么辛苦,心疼不已。
家人在商量后决定为王阿姨选择养护中心的日托服务,让专业的医护人员在白天照看她。这样王阿姨的老伴在白天时就有了喘息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他可以自由安排自己的行程,享受自己的晚年生活。
参观完小区后,董阿姨和女儿都表示非常满意。养老小区的设施和服务一流,完美解决了董阿姨所面临的养老难题。
董阿姨母女紧接着又咨询了这里的房价。工作人员告诉她们:
小区产权性质为公寓,使用年限是50年。在这里买一套房子大概要400多万,而且只能购买房子95%的产权,其余的5%掌握在运营商手中。
因为小区是限龄居住社区,每户必须有一位60岁以上的老人入住。运营商之所以要掌握5%的产权是为了防止房屋被转让给没有老人的年轻家庭,是为了保证小区养老的纯粹属性。
而且这5%的产权作为运营商的固定资产,同时也可以用来保障运营商长期持续地为小区提供养老服务。
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已有20年。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21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2.54亿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8.1%。我国老年人口数量逐年增长,养老服务市场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近些年来,在国家大力投入建设公办养老机构的同时,民营的养老产业也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上文中所提及的养老楼盘就是其中的一种。
然而,花400多万买这样的一套养老房产值不值呢?
如果你是想买房投资,那它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1.公寓属性的住房相较于普通住宅,升值空间有限。买后想要再出售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和增值税。一般来说,所要缴纳的增值税大概为房屋增值份额的5%,个人所得税大概是房屋增值部分的20%。
2.公寓产权的使用年限是50年,而普通住宅产权的使用年限是70年。虽然使用年限到了以后据说只要花很少的钱就可以继续使用房屋,但具体的方案还没有出台。
3.公寓不划学区,没有学位。就算这套房子在小学和初中旁边,家中的孩子也无法就近入学。
4.房屋没有100%的产权,出售时必须要经过运营商的同意,手续会比较复杂和繁琐。购买方必须家中有60岁以上的老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房屋的流通。
买来投资不是好的选择,那买来养老值吗?
1.虽然养老小区提供的养老服务在高端养老院也可以享受,但入住高端养老院每月的花费要比这里高出很多。
就拿楼盘所在地北京来说,高端养老院每月费用在一万元以上并不稀奇。很多普通养老院亦不止3000多元的月收费。而且普通养老院的设施、设备和服务,跟养老住房所提供的服务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2.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自己买的房子比较有归属感。从情感上来讲,很多老人不愿意去住养老院也是因为住养老院就跟住宾馆似的,总不能让人安心。
3.虽然这种养老住房比普通住宅升值空间小,可它怎么说也是不动产。购买后就是自己的一项资产。以后有需要时可以出售拿来应急,不想住了也可以选择出租赚取一份收入。
养老住房既可以享受高端的养老服务,又可以避免入住养老院的漂泊、无归属感。对于需要养老服务的老人来说,养老小区是个不错的选择。
若是资金充足,想要给自己的晚年一个无忧的安身之处,购买一套这样的养老住房还是可以考虑的。
大家觉得养老住房值得购买吗?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
作者:80后程大花。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注: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