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3
“我恐怕是广州年龄最大的养老院负责人了。”82岁的罗步环笑着说。每天上午9点,罗步环会准时来到老年公寓,和吃早餐的老人们聊天谈心。“罗院长好。”正在吃早饭的百岁老人江月好开心地跟罗步环打招呼。罗步环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是观察和询问各位老人的身体和心理状况。发现哪位老人身体或情绪有异常,罗步环就要前去开导。“我跟这些老人的岁数差不多,我和他们聊天谈心,不会有代沟,他们听得进去。”罗步环笑着说。50多年前,在国家助学金的帮助下他的大学梦得以继续。12年前,为了报恩,他“怂恿”老伴和他一起,在白云区的郊区建起了一座老年公寓,为当地老人提供廉价的养老服务。十多年下来,他的老年公寓都没有涨过价。
走进享福老年公寓,温馨的气息扑面而来,这座三星级养老院一楼的多功能厅活动室,很多老人在这里打麻将、聊天,不少老人还在这里跳着广场舞,老年餐厅可同时容纳100多位人就餐。这里的老人们岁数从70岁到100岁以上不等。老年公寓对于老人们的饮食格外重视,会事先做调查,根据老人们的口味,制作出让老人们满意的饭菜。
他是160老人的贴心“老伙计”
罗步环不仅对老年公寓每位老人都能叫上名字,对于老年公寓每位老人的情况,罗步环都如数家珍。有时,护工们实在忙不过来,罗步环还要帮忙照料老人。有时,有些老人还会像小孩子一样发脾气,不吃饭,只要罗步环一来,问题就迎刃而解。在很多老人眼中,罗步环都是他们可以说说心里话的“老伙计”。“和老人十多年的情谊,每天看到他们,我心里感到心安多了。”罗步环说。
罗步环今年82岁,是一名有52年党龄的老党员。他边说边拿出自己“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给记者看。罗步环说,自己的老家是来自顺德的农家,家里十分贫寒。上世纪60年代,自己经过苦读考上了中山大学,但因为家庭贫困,出不起学费。最终在国家助学金的帮助下,自己的大学梦才得以继续。“所以说,我是在党和国家的帮助下才得以成才的。所以,我这辈子,对党唯有感恩,我心里一直想着怎么报恩。”大学毕业后,罗步环先后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和卫生系统工作。上世纪80年代,流行“下海”,罗步环又到广州市一家公司应聘总经理。上世纪90年代,他又在广州开办起一家职业技术技校,自己担任校长,学校每年有2000多名毕业生。“我办技校十年,为社会培养了2万名人才,我觉得自己的人生没有遗憾了。”
2009年,罗步环到中山八路一家老年公寓探望住在那里的一位老同事。“这位老同事跟我说,你都70岁了,也该为自己考虑考虑, 要不办一个养老院吧,也算造福社会。现在社会上这么多老人,他们也需要有一个养老的地方啊。”当时,罗步环已经经营职业技术学校十多年,有查不到1000万元积蓄,刚好有人愿意接收他的技校,他便决定建起一座老年公寓,为老人们提供廉价的养老服务。
罗步环说,当初自己建起养老院的宗旨是为国家分忧、为老人解难、为子女尽孝、为社会造福。这4句话宗旨也被他装裱起来,悬挂在老年公寓的一楼大厅里。
为支撑养老院他卖掉房子
说干就干。2009年,已经70岁高龄的罗步环开始筹建养老院。光是选址,就让他颇费了一番功夫,他先后考察了广州不下10家空置的厂房或烂尾楼,最终,白云区太和镇新广从路旁东一处位于帽峰山国家森林公园山脚下的烂尾楼引起了他的注意。最终,他将这栋阑尾楼盘了下来,自己装修,并签下了20年合同。然后开始“招兵买马”,招聘养老院的护理人员。仅仅一年时间,便将他之前开办职业技术学院所挣来的1000万元花光了。这是一个在他眼里孤注一掷的数字。“也就是说,为了一个自己的情怀,我把所有的身家都押在上面了。”与此同时,他的老伴关耐冬跟着他一起住进了养老院。“主要是为了赢得她的支持,让她也有些事情做。”罗步环笑着说。
但现实是残酷的。2010年,罗步环修葺一新的养老院正式运营,却并没有像他事先预计的那样客似云来。建筑面积7000多平方米、360张床位的享福老年公寓,当时成为白云区规模最大的民营养老院。罗步环为此付出了巨大心血。房租1个月要10万元,还有40余名护工和后勤人员、5名医护人员,一期投入1000余万元。但在开业的前两年,养老院每年只能收到二三十人,一年下来,差不多要亏损100万元。“什么原因?因为我的老年公寓位置比较偏僻,在一个村子边上,入住养老院的基本上都是农村地区的老人,这些老人很多都没有退休金,他们要住进养老院主要靠子女出钱,而愿意为老人每个月出3000元,让他们住进养老院的并不多。”
然而,老年公寓现在每个月仅有四十万元的营业额,“不要说现在盈利,能扯平就已经相当不错了。”用罗步环的话说,他完全是靠情怀在支撑。
罗步环没想到,原本想“为老人解难、为子女尽孝、为社会造福”的养老院,却在几年后成为他沉重的负担。“民办和公办差太远了。”罗步环不禁感叹说,“公办养老院,土地、房子、设备、人员,一切都有财政支持。里面的护理人员也都是‘铁饭碗’,我们创办养老院,一切都要靠自己。所以,公办养老院一床难求,很多老年人排队排了几年还是住不进去。”
在老年公寓开办的前5年,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人员工资必须照发,发不出工资,就不能提供护理服务,那养老院就撑不下去了。年年亏,我的心都在滴血。但没办法,既然有这样一个情怀,就算亏损也要撑下去。”最困难的时候,因为资金周转不畅,为了给护理人员发工资,罗步环将自己的一套房房子以80万元的价格“贱卖”。罗步环说,亏损严重的时候,他一度有过想把养老院转手的想法,但最后都咬咬牙,硬挺过去了。
为情怀11年没涨过价
如今,享福老年公寓一共有160位老人入住。一些养老院基于风险和收益的考虑,往往不愿接收失能、不能自理的老人。而接收这类老人也往往意味着更高的价格。而罗步环则不这么想。“我从开办这个养老院之初,为的就不是赚钱,如果为了赚钱,我就不把钱投入建养老院了。所以,哪怕是失能老人,我这边也接收,并且以比较低的价格收。”老年公寓半自理老人的护理费用仅为3000元/月,完全不能自理老人的护理费用也仅为4000元/月,其中,80岁以上的老人占了差不多4成,而且大多是生活半自理、不能自理及长期卧床的老人。而具备自理能力的老人,仅占1成。
罗步环说,现在30多位护理员每天都从早忙到晚,除了对老人的日常护理和整理房间、洗衣物等卫生保障,还经常陪老人到附近的公园散步,带老人到医院看病取药,工作量不小。但要想增加护工,几乎没可能,一方面素质较高的护理员很抢手,另一方面护理员工资很高,如果再增加就会给老年公寓带来更沉重的负担,“专业院校毕业的年轻护理员,我们是求之不得,但没有年轻的护理人员愿意来,我们也请不起。”记者在老年公寓看到,这里的护理人员多数都在40岁以上。
经常有护工向罗步环抱怨,工作量大,工资低。“这是事实。护工护理失能老人,工作量非常大。除了要给老人穿衣、喂饭、洗澡、喂药,推老人下楼晒太阳,还要为老人端屎端尿,有些老人身体不好,护工整晚都要护理老人。”
11年来,罗步环的老年公寓没有涨价。“我也曾经考虑过涨价,但一来,涨价与我的初心不相符,本来办养老院就是为世上父母解难,就是要为群众提供廉价的养老服务。二来,涨价之后老人们不愿意来了,住不起了,养老院的入住率会更低,这也不利于养老院的运转。”
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肖欢欢实习生李苑梦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蔡凌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