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凌小麦
写暖心的文字,治愈孤寂的心。
-01-
人生苦又短,一晃到暮年。
年迈难事多,有苦独自咽。
人这一生,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自己有本事,靠自己,不要指望任何人,就算儿女也不行。
靠别人只能是暂时的,靠自己才是终生的。人老了存点钱,有个自己的老窝,照顾好自己的老伴儿,别早早地就把房子和钱财都给儿女们了,否则等你到老了,生个病啥的找她们要钱,那可就难了。
别不信,我身边有太多老人被儿女冷落抛弃的例子,见得多了,感慨颇深。
尤其是那些含辛茹苦把儿子养大,掏光老两口的家底给儿子成家,娶妻生子,最后却被儿子儿媳妇嫌弃的老人,晚年过得太凄凉了。
见过太多晚年生活不幸的老人,真的为他们不值得,尤其是那些自己儿子软弱无能,儿媳妇又不懂感恩的老年人,真是让人唏嘘,这辈子究竟得到了什么?
-02-
真的绝了,有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好媳妇难遇到好公公婆婆,好公公婆婆难遇到好媳妇。世道,就是如此不如人意。
现在很多啃老的儿女,都觉得有父母帮衬是理所应当,可是父母如果全部掏空了自己的积蓄,他们老了病了,又能指望谁呢?
有些儿子儿媳是靠不住的,今年62岁的李阿婆,早早地就把所有的财产全给了儿子,满心以为儿子会给她养老送终。
可是自从儿子结婚后,20年来,她的儿子媳妇根本不管她,平时逢年过节都不去看她。仅有的几次找她这个老妈,都是让她出面开口跟李阿婆的女儿借钱。
李阿婆年轻的时候还好,可是年纪大了,生病了一直是她的女儿照顾,有一次李阿婆骨折住院了,他儿子都不去看望。
关键是李阿婆还是维护自己的儿子,不断地帮助儿子索取女儿,对于女儿这些年在财力和精力上的付出和照顾,一句感谢都没有。
李阿婆一味溺爱儿子,偏心又固执,总是气哭她的女儿。说实话,这样固执地老人,让人既心疼又气愤。
-03-
人老了,千万别指望靠子女养老,现在都是独生子女,根本靠不住。
到了晚年,老人关键确保有退休金,能让自己安度晚年,其次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父母的钱给孩子是应该的,子女的钱给父母是有限的,所以,聪明的老人,至少在60岁之前就要存足养老金,以备晚年的不时之需。
老人和子女之间,能不同住的尽量不要同住。父母的房子和钱,永远都是孩子的,孩子的房子和钱却不是父母的。
我们这里就有这样的例子:一堆老夫妻名下有两套房子。因为就一个儿子,儿子结婚了,老夫妻就想,反正以后房子都是要留给儿子的,结婚后就索性把房子全部过到儿子名下。
不幸的是,他儿子才30多就走了,儿媳妇和孙子继承大部分房产,并且马上翻脸,把老夫妻赶出家门。最后,老两口儿子没了,房子没了,孙子也见不到了。
-04-
人老了,如果自己有钱是最好的了。
作为老人,对孩子不能要求过多,互相理解,互相体谅,一定能相处得很好。
人老了,房子一定要落在自己名下,钱要掌握在自己手里才是王道。最好是自己的生活,不依赖子女。
现在的小辈,一代不如一代这就是现实。老人自己能做到经济独立最好。
以后我的儿子,不催结婚,不催生孩子,房子提前准备好,彩礼准备好,结婚后就分开过,别搞在一起的过日子,我不当你们的保姆,老了也不指望你们,做到各自安好。
老人要想晚年生活无忧,就必须要有“三个老”才能保障。哪“三个老”?就是老房子,养老钱,老伴儿。
老人要记住;房子和钱只要是活着,就自己掌握,百岁之后才是给儿女的。现在的青年人多数都特自私 ,指望他们养老只是一句空话。他们能不啃老人的就是好样的了。
-05-
老伴是晚年的宝,日常起居照顾少不了。
满堂儿女难指望,唯有老伴相携伴终老。
都说养儿防老,个人觉得养老还是靠自己。
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马牛!儿子结婚了,就应该让他自己过,让他独立。不应该拴住父母,认为父母的付出都是应该的。
进入60岁之后,每个人都要认真筹备自己的养老资金,不要期翼任何人,不要以为子孙为你养老是理所当然。不为子女添乱,不看他人眼色。此乃正道也。
记得母亲在我们小时候就说过:谁有也不如自己有,二口子还要倒倒手!
现在看来多么经典呀!当子女成家立业后,父母要做的就是照顾好自己的身体,手里留些存款养老,过好自己的小日子,不插手子女的事情,不拖累子女,也不用看子女脸色。
金钱,是人活着的底气和资本,你手里有钱,底气硬,子女才不会给你气受。
你若没钱,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所以,人老了自己有钱,才是王道啊!
作者:凌小麦,一个喜欢文字喝咖啡的姑娘,很高兴能在我的文字里与你相遇,愿用最温情的笔触,陪你把生活过成诗。特别声明: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