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我国经济发展越发蓬勃,各种社会福利也在持续提高,例如养老金的17连涨就为老人带来一则喜讯。但让人非常奇怪的是,这次养老金上调不同以往,倒不是说其上调中存在猫腻,只是老人们对待养老金的态度却有些默然。这就让人感到奇怪了,明明养老金上调是一件好事儿,那为何老年人却对此一点都不开心呢?而且这些不开心的人主要还都集中在退休人员身上。有老人们对此解释:主要是这4点原因,让他们很难开心起来。
养老金领取数额差距过大
第一个原因:养老金的差距实在太大了。实际上,虽然那些正处于退休阶段的老人在听闻养老金上调的信息后有那么一阵高兴的时间,但又想到我国关于养老金的发放制度,就显得不那么开心了。我们也都清楚,养老金上调是普及全部老人的福利政策,但是其具体的发放过程中反应在每个人的身上又有很大的不同。如果说面对同样的养老金涨幅情况,而发到手的养老金数量却有很大差距,想必很多人的第一反应都是不舒服的。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我国养老金制度主要分为定额调整、挂钩调整以及倾斜调整三个方面,这其中挂钩调整最被大家所关注,因为挂钩调整与养老金的缴费年限和基数息息相关。那些工作待遇不错的、缴纳时间更长的老人,在养老金的领取上自然就会高一些。
我们以实际数据来反映,假设这次养老金上调幅度为4.5%,那些原本可以领取5000元养老金的老人可以多拿225元,而那些只能领取2000元养老金的老人只能拿到90元,这在无形间就拉大了贫富差距,那些涨幅程度小的老人自然开心不起来。
延迟退休让老人恐慌
第二个原因,延迟退休政策的公布也让很多老人感到忧虑,以至于他们面对养老金的涨幅也心动不起来。尤其是那些本就接近退休年纪的人,他们可能已经做好了退休计划,正沉浸于养老金每年上涨的喜悦,就等着办完最后的退休手续就能颐养天年了,结果还没高兴几天,他们又听到延迟退休政策来了。延迟退休意味着他们将要在现有的工作岗位上多干几年,但有些老人的身体条件本来就不行,还有些老人从事一些化学性质的工作,他们根本就愿意响应延迟退休政策。
当然后来又传出延迟退休可能采取渐进式的原则,就是那些愿意继续工作的就多干几年,而那些想早早退休的人在60岁办理退休手续也未尝不可。但是这在很多老人看来仍然是一项不公平的政策,因为那些选择多做几年的人意味着要多缴纳几年的社保,那等到这些人退休后拿到的养老金肯定要比60岁拿得多。这就又回到了上文我们叙述过的问题,这些拿到养老金少的人,他们在养老金上调后得到的优惠就会小很多,那这样让老人们怎么开心的起来呢?
物价上涨使得养老金不在值钱
第三点,物价正在持续上涨也是令老人们不开心的又一影响因素。其实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向前发展,物价上涨本来就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如果在遇到一些小范围金融危机,那通胀率的提升势必会引发物价超出正常水平。这也就让许多老人忧虑起来,养老金的涨幅速度始终无法追赶物价的上涨水平,那这样以来养老金的上调又有什么意义呢?他们拿着多发的钱去消费,却发现买不起的东西越来越多了,老人们自然也就开心不起来,哪怕养老金仍在持续上涨。
第四点,,养老金存在不公平现象也让老人们开心不起来。其实我们上文就有所提及,因为缴纳时长的原因,很多人在领取养老金时存在明显的差别;但实际上,处于不同行业的退休老人在领取养老金时也有很大的差距,例如那些常年在办公室内工作的老人,他们退休后能拿到手的养老金数量都比较高,差不多在5000左右每月;而那些任劳任怨从事制造业的老人退休后却只能拿到2000左右的养老金,这其中的原因错综复杂,但客观来说确实是有一定的不公平性。
在那些退休老人来看,养老金的涨幅应该起到“雪中送炭”的作用,而不是所谓的“锦上添花”,让那些富裕的人再度富裕起来。尤其是那些从事体力劳动的人,他们能够拿到养老金的数量甚至比前两者还低,而且这一现象短时间内还难以改变。养老金的分配不均让老人们怎么都开心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