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年轻人辛辛苦苦工作,最后工资还不如退休老人的养老金多?为啥?
2021-08-10 19:26  浏览:843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很多人经常听到一些初入社会的年轻人抱怨,他们辛辛苦苦工作了一个月,但拿到手的工资在交完房租水电和日常花销后,剩下来的基本也就所剩无几了,甚至年轻人拿到手的月薪还没有那些退休老人的养老金多,这就让很多年轻人失去了奋斗的动力。要知道,养老金发放的目的是满足退休后老人的日常生活支出,一般情况下都不可能超过在职员工的工资标准。但就现在来看,这种常规的情况恐怕是要颠覆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年轻人感觉压力巨大


现代社会的生活压力想必我们早有体会,很多年轻人表示自己在公司里面任劳任怨一个月,每天还要不定时的加班,忍着被领导责骂的委屈,最终拿到手的工资也就3000元-4000元左右,有些公司不包食宿,这样下来每月又得扣除2000左右的固定开销,那我们拿到手的钱也就1000出头,这样来看确实没有那些老人退休拿到的养老金多。正是因为如此,才让很多年轻人觉得难以接受,自己加班的工资不如老人躺赚来的多,那这工作的意义在哪?




其实之所以大家会有这样的委屈,主要是因为年轻人大都陷入了一个误区,工资的高低只有和相同领域的其他员工相比才算公平,在职员工的工资和退休老人的养老金本就不是一个水平量级,自然没有相互比较的可能。况且如果我们拿到的工资标准和当地的最低工资不一致,甚至出现比最低工资标准还要低的情况,那我们向有关部门反映即可,到时候企业自然会将差额的补给我们。但如果企业给出的工资标准足够我们生活,那这种反馈就毫无意义了。




年轻人工资低是有原因的


其实在很多时候,我们作为初学者进入社会工资比较低是属于正常现象,每位步入职场的大学生几乎都有这一劫。但这并非是某一公司的个例,而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其中一方面原因,年轻人在进入公司时经验不足,尤其是很多刚毕业的大学生本就是以实习的身份来进入公司学习的,他们在此之前并没有任何相关工作的经验,只有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这一阶段公司主要的作用是促使他们将理论和实践相融合,公司作为培养的一方,自然不可能给实习生太高的工资。




另一方面,年轻人进入公司后都是从基础岗位开始做起,他们前期的工作是在积累工作经验,然后凭借出色的技能赢得晋升空间。一所公司并非对所有的岗位都是开极低的薪资,只是我们刚好处于基层,所以也就无法脱离低收入的这一阶段。年轻人最大的优势在于时间,可能通过几年的岗位经验积累,他们可以拿到比入行时高几倍甚至是高十几倍的工资,这点那些退休老人领取的养老金可以做到吗?即便我国政府对于养老金的发放数量每年都在提高,但那都是微调,不会涨幅太过于夸张。




年轻人除了努力别无他法


当然客观来说,有些行业的工资起步标准确实比较低,例如销售行业。销售行业虽然也是以底薪+提成的模式来给员工发放薪资,但为了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那些底薪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提成倒是比其他行业高出许多。可这种薪酬模式对于刚入职的年轻人来说非常不友好,他们既没有丰富的工作经验,也没有出众的天赋与口才,所以每月只能拿到一点微薄的底薪,那些提成虽然高,却与他们无缘。这也是促使很多年轻人抱怨的原因,虽然他们非常努力,但现实却很残酷。




但年轻人也不要过于悲观,因为人生本来就是积累的过程,在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产生质的飞跃。那些跨过了学习阶段,真正做到对公司有贡献的人,最终收入都不会太低。而且之所以我们认为退休老人的养老金高,是因为有些老人在年轻时候高收入,他们缴纳的社保基数本来就高,那退休时自然也能拿到更多的钱。现在我们就是那些退休老人年轻的时候,如果我们也想达到那些老人退休后的水平,除了努力外别无他法。


那么到底需要我们达到多少的工资标准才能体面养老呢?这点其实并没有明确的标准,要看我们生活的城市和物价水平。可能在一些三线城市来说,在退休的基础上存20万,配合养老金就足够养老开销了;但如果在一线城市,这一数字恐怕要翻3-5倍以上才行,这也是无可厚非的事情,所以说年轻人还是赶紧努力,就当为了自己的老年生活!


发布人:6208****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