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出生率不乐观,厦门教授建议与社保、养老金挂钩:不生娃则下调
2021-08-30 21:33  浏览:1938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文|媛妈育儿日记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


小时候,家是避风的港湾,是生命承载的底气与源泉,长大后,家慢慢变成了水中的灯塔,依然给迷茫的你指引着方向,但却很难再激起生命的盎然。


是的,我们渴望新鲜的血液,渴望新生命的到来,也渴望以自己为中心的家庭的温暖,但这种渴望却被现实鞭打,鲜血淋淋。


中国人口出生率在断崖式下跌之后,仍在持续走低。有专家预测,未来5年,中国可能出现人口负增长。




换句话说就是产房里啼哭的小生命数量会大打折扣,一些家庭像小说停更一样,人丁趋于平稳,不愿、甚至不再出现反转。


对此国家也着急,一直在推出策略措施,比如前段时间的攀枝花补贴政策。




但也有人瞎急,出的主意乏善可陈,既不治标也不治本,只换来一片吐槽声。


01厦门教授建议不生娃就下调养老金,槽点满满


厦门教授赵燕青,前段时间提议把生孩子与否和保障房、养老金、社保直接挂钩,不愿生孩子的人要受到相应的惩罚——比如下调养老金,降低社保基数。


观点一出立即引来网友纷纷热议,“贬”明显大过“褒”,对此你怎么看?


调查统计,有超过70%的人是不赞成罚的,而同样有大于70%的人认为应该对生孩子的人给予奖励。


为什么呢?其实很简单,社保一方面就直接涉及到经济条件和住房,人们不肯生乃至不敢生孩子,就在于“穷”,对贫富差距的落差习以为常、甚至选择随波逐流。


在这种情况下降低社保基数,不仅没用,可能还是反作用。




下调养老金也是一样的,现在的年轻人结不结婚、生不生娃,与养老金关系不大,究其根本是整个生娃、教育的成本太高。


原本就兴致不高,谈及惩罚更让人难以接受;奖励会才是锦上添花,生娃政策仍然要往这方面使劲儿。


就像幼儿园里老师批评一个被误解的孩子,会使他心生委屈,而如果给他一定的肯定就会乐开花。


02生娃、养娃背后的压力才是重头戏


究其根本,房子和教育都是大工程,阻断了年轻人奋斗打拼的激情,同时也阻断了他们生儿育女的梦想。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于是很多人认为:与其辛苦过一生,不如一人悠哉看斜阳。


现代娃娃的教育,除了对孩子的期盼之外,不如说是家长之间的较量。




不知从何时起,给孩子好的教育也意味着给孩子铺路,谁的道路含金量多,谁家的小孩越优秀,越容易成才,教育资源、教育成本变成了家长相互比拼的砝码。


因此,除了教育行业的变革之外,家长自身也要平常心一些。


要充分地思考得与失,我的孩子究竟擅长什么?他会路途光明还是前路迷茫,未来他会充满感激还是平凡一生!


没有一个家长不去替孩子着想、规划的,但俗话说利益头上一把刀,大家都争先恐后追赶,掉队的难免会心有不甘。


就像有人说房子、教育是人们结婚生子的阻碍,是一片“避孕药”,本质上还是压力和焦虑闹的。




03未来是阳光雨露


不过,针对社会上这些明晃晃的现象,同时也为了提起大家的生娃热情,目前已经出台了相应的政策。


如降低教育额外成本支出,整治校外学科类培训机构,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和校外培训负担。


为使教育公平均衡,还在一些地区实行了教师“轮流执教”制度,让师资更合理利用、分配。


双减之后,更有“取消学区房”的新政。




这一切的一切,都表明了坚定的决心,这是在为“人口”这个指标努力铺路。这些努力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会出现成效,让我们拭目以待!


发布人:409f****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