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2020年 株洲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294.52万人
2020-11-03 22:11  浏览:440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为防找不到此信息,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11月3日,株洲召开“决胜高质量全面小康、巩固决战脱贫攻坚”系列发布会之——株洲市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成就新闻发布会。


社会保障是民生的安全网、社会的稳定器,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近年来,株洲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把加强社会保障作为民生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力推进建设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在保障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统筹推进社会保险体系建设 稳步提高保障水平

截至2020年10月底,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294.52万人,其中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102.94万人,较2012年增加38.75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178.92万人,较2012年增加12.5万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12.66万人,参保率100%;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55.43万人、42.4万人,较2012年分别增加8.65万人、23.58万人。

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实现“十六连涨”,全市月人均养老金从2012年的1407.7元提高到2313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持续提高,从制度实施时的每月55元增长到103元至118元。工伤保险待遇、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大幅度提高。城区失业保险金发放标准从2012年每月816元提高到1530元。同时,充分利用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对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参保企业(单位),按一定比例返还其上年度实际缴纳的失业保险费,特别是今年以来对中小微企业的返还比例提高至100%;2012年以来累计向各类企业返还3.65亿元,年均1010户企业、16万人次参保职工受益。社会保障待遇水平的稳步提高,保障了广大职工和城乡居民的基本生活,让人民群众共享了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全面推广社会保障卡应用,在全市11家银行建立109个即时补换卡业务服务网点,制卡周期由3个月缩短到10分钟左右。截至目前,全市社保卡持有人数达到333.4万,实现了参保人群全覆盖。社保卡已广泛应用于跨省异地就医结算、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发放、专技人员考试等领域,人民群众享受到了更加方便、快捷、高效的社保服务。株洲市社保处先后获评全国人社系统“2014-2016年度优质服务窗口”和“2016—2018年全省依法办事示范窗口”。

健全全民医保体系 努力满足群众看病就医需求

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推进职工医保与生育保险合并实施,全面落实医疗保险费征管体制改革要求,实现了应保尽保、应收尽收,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截至2020年10月底,我市城镇职工参保人数74.14万人,城乡居民参保人数308.84万人,合计382.98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95%。

医保报销额度不断提高,城镇职工统筹基金、大病医疗互助年度累计支付总限额由2012年的30万元提高至40万元;城乡居民医保从无到有,逐步建立完善的医疗保险体系,住院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达65%以上,统筹基金、大病保险年度累计支付总限额提高到45万元。开展大病特药工作,有效缓解了大病患者和困难群体的医疗费用负担。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从2012年的人均240元增长到550元。生育津贴发放天数达到158天,生育待遇水平提高到人均2.6万元。

完善基层医疗服务体系 全面提升卫生服务水平

标准化建设县级医院,全市县级人民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机构标准化率达100%,其中有贫困人口的县市区至少都设置了一所具有二甲服务能力的公立医疗机构。提质改造乡镇医院,近几年累计投入资金5亿元,主要对100余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行政村卫生室进行提质改造,全市乡镇卫生院标准化率达90%以上;对全市166个贫困村卫生室进行标准化建设,实现所有行政村卫生室“空白村”清零。

在国家推行分类救治工作之前,就将全市筛查精准识别出的28551名贫困患者分为三类,采取“兜底保障、集中救治、签约管理”的办法进行分类综合施治,确保贫困人口健康有人管、患病有人治、治病能报销、大病有救助、重病有兜底,全市目前没有新增“因病致病、返贫”人口。我市健康扶贫工作,作为全省唯一市级健康扶贫工作典型,录入《湖南省精准脱贫攻坚100案例》,并在全省推介。

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 做好兜底民生保障

全市低保线平均标准从2012年的每年3340元提高到目前的5796元,增幅达73.5%,其中五县市区从2012年的每年1880元提高到目前的4320元,增幅达130%,超过省脱贫指导标准320元,实现了农村低保标准不低于扶贫线标准;月人均补差水平从2012年的104元提高到目前的233元,增幅达124%,救助水平位列全省第一方阵。

统筹发展居家、社区和机构养老,推进特困供养机构提质改造,全市新增养老床位2.86万张。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落实民办养老机构奖励补贴,大力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机构,参与养老服务事业。推进医养结合服务,推动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建立预约就诊、双向转诊等合作机制,为老年人提供挂号、就医等便利服务绿色通道。加强养老服务培训,加大对养老护理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的教育培训力度,全面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和专业化水平。

记者/王琦泉

编辑/黄盼

【来源:株洲发布】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发布人:f945****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