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了以后,你会去儿子家养老吗?
中国的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而养老也成了很多人的大问题,那么在面对养老时,到底要抱着什么样的心态?是不管孩子是否愿意,主动去到他家,让他承担起抚养的责任,还是依靠自己自食其力,尽量不给孩子添麻烦呢?
我曾经碰到过这样一位老人,老人早年失夫,她一个人把孩子拉扯大,等到孩子都成家立业,并且生活过得不错邀请她一起同住的时候,老人拒绝了。
她的解释是,自己一个人在乡下住的很好,又自由又舒服,而且她身体硬朗,并不需要别人照顾,另外她也担心万一自己去了以后跟儿媳闹矛盾会为难儿子,所以她拒绝了同住的要求。
孩子成年人分开住,我觉得是父母的意识的成熟。很多父母对待孩子是这样的,就怕他们吃不饱穿不暖,所以自己随时随地像个老妈子一样,恨不得能够照顾的事无巨细。
结果呢,孩子成了“巨婴”,一把年纪了媳妇也娶不上,或者说对婚姻没有责任心,对长辈没有孝心。
01.
为什么很多女人不愿意婆婆不请自来?或许是因为女人都没办法接受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被取代,毕竟一个喜欢在家里下通知的婆婆,很有可能是强势独断的,即便去了儿媳家,她也会把自己当成女主人,或许这一点才是儿媳不能接受的。
网上看到一个故事,一位老人觉得生活太孤单,想去儿子那里养老,她自觉自己是孩子的母亲,应该不会遭到拒绝,所以她收拾好行李,临出发的前一天,给儿子打了一个电话,告诉他自己要过来的事。
儿子先是愣了一下,之后说要跟妻子商量商量,随后便挂了电话。10分钟后,儿子再次打电话过来,告诉她:自己儿媳不同意,所以他希望母亲暂时别过去。
老人听到后非常伤心,她没有想到儿媳会拒绝自己,她开始怀疑,是不是儿子和儿媳讨厌自己,怕自己过去会打扰他们的生活。
要我说,老太太后妈的想法还是有些准确的,老一辈和年轻人住一起,磕磕碰碰是难免的,所以期望儿媳喜欢自己,除非你本身做得很好,否则真的很难。
其实别说儿媳了,即便是自己的亲儿子,长久住一起也是会有矛盾的,只不过毕竟是亲生的,多少闹了矛盾过一会气就消了,不会往心里记恨,担婆媳之间就不一样了,一旦闹了矛盾很有可能对方心里就记下了。
那么这件事上,老人到底有哪里做得不对呢?实际上,我认为她没有认清自己的身份,她虽然是儿子的母亲,担并不是那个家的女主人,所以她不应该在自己决定后,再告诉自己的儿子儿媳,那不是商量,那是通知。
02.
老人去到儿子家,虽然是抱着养老的目的去的,但对于孩子的生活来说,其实也是有帮助的,比如有些老人饭做的很好吃,去了儿子家以后每天想着给孩子们改善伙食,而且爷爷奶奶还能帮忙照顾孙子,这样就给了年轻夫妻俩独立的空间。
只要老人能够让孩子意识到自己去了自己的好处,或许他们反而更容易接受,总好过强势入驻强,记住,跟人沟通时,态度很重要,同样一句话,不同的方式说出来,效果会很不一样。
前阵子,我一哥们的丈母娘给他打电话,说想过来住一阵子,哥们心里虽然有些不情愿,但也没有拒绝。
那么他为什么不拒绝呢,因为首先,丈母娘的电话是直接打给他的,而不是打给她的女儿,说明丈母娘对于这个女婿是尊重的,这一点让哥们很受用。
其次,她也表示自己不会住太久,大概几个月左右,而且她还说了,她也想念外孙和女儿了,并且她总在电话里听他们念叨说要吃她做的饭,于是丈母娘义不容辞。
本身在他们这个家,都是哥们做饭,因为他老婆啥也不会,哥们一听说丈母娘会负责做饭,他当时就舒了一口气,觉得自己终于可以暂时休息一阵子了。
虽然几乎没怎么考虑,他便应允了下来,直到女婿同意,丈母娘才打电话告诉自己女儿,说她要过来的消息,起初哥们妻子有些心虚,毕竟当初她婆婆说要过来被她拒绝了,她以为这一次丈夫也会拒绝,没想到他竟然答应了,这件事让哥们妻子也挺开心的。
事实也证明,好好沟通真的很重要,老人千万不要觉得自己是长辈,所以就可以随意跟晚辈下达命令。
时代变了,现如今人人讲求平等,即便是儿媳和婆婆之间也是平等的,而且如今的儿媳可不是会看婆婆脸色过日子的,更多婆婆反而需要看儿媳的脸色过日子,所以当婆婆的自己心里有分寸很重要。
收信人有话说:
现实生活中,老人和年轻人各住各的情况很常见,对于大部分老人来说,他们的内心当然是希望跟孩子们住一起的,只不过在沟通上面,没有达成很好的统一,另外就是生活习惯的问题导致婆媳之间很难和平共处。
在有些老人看来,儿子是主体,只要儿子同意自己就可以过去住,但其实真不是这样,其实任何关系里边,夫妻关系才是首选,一个能把夫妻关系搞好的男人,才有可能处理好婆媳关系,作为婆婆其实更需要明白这一点。
所以,越是想要老了以后依靠儿女的,越是要学着和孩子的另一半搞好关系,因为只有这样,最终才不会让你的孩子为难,而你也可以放松在孩子的家庭中,过上舒心的晚年。
否则婆媳矛盾不断,老人晚年想安生也难。
今日互动:老了以后你会去儿子家养老吗?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