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金和多年的积蓄对老年人来说尤为重要,它不但是自己享受支配权力的一种自尊体现,也是老年快乐的精神之柱。
可能有人会说:人老了有儿女负担赡养,没有什么好担心的,况且国家也有养老制度,公、私养老院发展的都不错,老年人的生活都会得到妥善安置的。其实,事实并非这么简单,老年人的生活也并非单纯地吃饱穿暖,还有精神层面的,他们也需要精神上的自主,来满足身心的自由。
父亲去世时86岁,生病有5、6年的时间,其中卧病在床也有2年时间。父亲每月能领到一般干部的退休工资,刚过3000元,手头还有十几万元的存款,享受医疗保险,大部分医疗费用也都能报销。
单从经济的层面上讲,父亲的退休金是够用的,足够养老的,而且还有儿女的照顾,可以说父母的晚年是衣食无忧的。父亲年轻时就是个积极上进的人,年老了依然处处保持着年轻时候的习性,不求人,不麻烦人,热心帮助人,吃饭也保持着从前的喜好。
因为有退休金和存款,晚年也不愿去儿女家住,便尝试着在公办的敬老院去住。于是,便和母亲一起住了过去,俩人每月费用近4000元也不让儿女们出,都是自行负担。这就气父亲的秉性,一直释放着“这辈子不麻烦人”的信号。
一年后,父母吃厌了敬老院的饭菜,决定离开敬老院,但身体状况已不能自理,便去了大姐家住,同样坚持每月支付生活费,不要都不行。在父亲眼里,自己还是有能力养活自己的,在女儿家住也不能白住,给女儿钱是对自己最大的安慰。
父亲卧病在床的2年时间,每天想得最多的还是自己的儿女、孙子辈的孩子们,想他们的表达方式就是给钱。
一次,父亲把他的工资卡交给我,对我说:“去给我取5000块钱出来。”我问取钱干什么,父亲只说有用。
后来,我发现儿孙来看他时,他都会给上几百元,还会说上一句:“我现在花不着钱,这点钱你买点中用的东西吧。”一次父亲一下给了我2000元,说的也是同一句话。其实,父母是在用钱表达这阵子我照顾他比较多的辛苦,意思是不能亏了我,给了钱父亲心里上才会有一种平衡。后来,我和其它的儿女也都是用父亲给的钱,为他添置一些生活和医疗护理用品。
换句话说,如果父亲没有退休金和一点存款,就凭父亲的性格,他会活得很自卑,没有自信。恰恰是退休金和一点存款满足了父亲晚年的支配欲,这应该就是老年人的财务自由。
父母不愿给儿女添麻烦,儿女不愿让父母受委屈都是一种美德。父母没有退休金儿女也会精心照料,但父母手里有了退休金是对父母生活的莫大鼓励,这不是单纯地钱很重要,而是老人精神健康的一种保障。
我们首先应该感谢我们的国家,感谢国家的养老制度。
父亲去世时,兼于政府机关的规定,丧事从简,不收钱,不收礼,近10万元的葬事费用全部用父亲的存款支付,刚好略有结余,彰显了父亲“这辈子不拖累人,不麻烦人,不占人便宜”的生活信条。
写到这,我发现自己眼中有泪,这不仅仅是对父亲的怀念,也是对父亲一生生活作风的认可。
我们每个人都会变老,但愿每个老人都能拥有退休金,拥有退休后的收入保障,这是老年人财务自由的空间,也是老年精神幸福的重要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