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这样一个拥有上下五千年文明的国家之中,“孝道”和养老问题一直都是人们特别关注的话题。相信大家的听说过这样一句俗语:养儿防老,这句话就完完全全贯彻着传统的养老思想。
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中国福利体系的不断完善,政府也越来越注重养老问题,养老的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很大变化。
父母辛辛苦苦地把孩子们养大,用自己的血汗钱培养他们成才,作为子女,长大后有能力了以后,孝顺和赡养父母于情于理都是应该的。但是人们的思想是不断在变化的,现在越来越多的父母不愿给自己的子女添麻烦,觉得子女都很忙,宁愿自己攒钱去养老院养老。
这种思想在九零后、零零后中尤为盛行,我看过好几个采访的视频,好多年轻人都不愿意生孩子,觉得麻烦,他们想得很开,在自己还有能力挣钱的时候好好努力,多攒点钱。
到老了以后就和朋友、老伴一起去养老院养老,还可以一起到处玩,也是个不错的想法。我身边也有几个这样的例子,夫妻两人平时工作,放假就去旅游,过得很幸福。
老了不靠子女,攒钱进养老院,别太天真,那里生活和你想的不同!
去养老院养老这个想法虽然不错,也很新潮,对于现在人口老龄化严重的中国来说,也是一种解决养老问题的重要方式。但是,现实问题是不容忽视的。
很多老人住进养老院之后都觉得不是自己想象中的样子,心里有落差感,甚至有的养老院里老人的生活现状让人看了都觉得心疼。有的老人甚至哭着喊着要回家,让人实在不能接受。
从网上流出来的视频很照片中可以看到,老人歇斯底里的哭声实在是让人心疼,不忍心再看下去。
到底是什么事能让历经一生沧桑的老人如此反映呢?
1、养老院里的护工照顾不周甚至虐待老人
虽然中国的福利事业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还是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的。比如,许多养老院里的护工由于不是自己的亲生父母且待遇不太高,照顾的时候会很嫌弃,甚至有的没有良心的护工还会虐待老人,这些问题在大城市还好,在小城镇尤为突出,急需解决。
2、子女工作忙,看望老人的时间很少
现在的年轻人工作压力普遍都很大,动不动就熬夜加班,连自己休息的时间都没有,更别说去养老院看望自己的父母了。还有的子女觉得老人有养老院照顾,不用一直去看他们。
子女不去看望父母,没有时间陪伴自己的父母,老人感受不到亲情的温暖,久而久之,心里就会有孤独感,这也是很多老人不愿意去养老院养老的重要原因之一。
那么要怎样解决这些养老问题,才能让老人安度晚年呢?
1、加强养老设施建设,提高护工的素质
我国养老设施建设仍然有待加强,要多建设一些老人活动场所和学习场所,让老人有事做,能够和朋友说说话,也就不会无聊了,有利于老人的身心健康。此外,护工都应该进行岗前培训,提高护工的素质,尽量杜绝虐待老人的事件再发生。
2、子女要多多陪伴自己的父母
子女不要因为自己的工作忙就不去看父母,在父母的心中,子女就是最重要的,他们虽然已经经历了很多事情,对很多事情都看得很淡,但是,他们仍然很需要子女们的陪伴。
所以,即使子女不能时时刻刻都陪着父母,也要找时间经常去看看他们,陪他们说说话,让他们觉得自己还有人关心,能够感觉到家庭的温暖。
结语:
父母为了子女能够生活得更好一点,大半辈子都在奋斗,甚至为了给子女减轻负担而照顾子女的孩子。在他们老了,病了,没有能力照顾好自己的时候,子女一定要尽到自己的力量来孝顺他们。
让他们生活顺心,感觉到被人照顾的温暖,就像小时候父母照顾我们一样,让他们可以安度晚年。希望天下所有的老人在都可以度过一段快乐难忘的老年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