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公布,其中有着最“引人注目”的两组数据,那就是新生儿数量和老年人数量。
新生儿方面,统计局局长宁吉喆表示,2020年的新生儿数量或仅有1200万左右,比起2019年,下降幅度或许能够达到18%;而老年人方面,60岁以上人口数量为2.64亿,呈现持续上涨的趋势。
这意味着,再不解决老龄化,后果就很“严重”了。因为老龄化的加剧不仅会对社会总体经济造成影响,也直接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一旦老年人数量不断增加,我国养老金很有可能会面临一个严重的后果,那就是“亏空”。
老龄化加剧,养老金或面临“亏空”
为什么这么说呢?先来了解一下我国养老金的收发制度。大家可以这么理解,如今已经退休老人的养老金,是目前征收的养老金来支出的,如果说,未来年轻人越来越少,而老年人越来越多,那么养老金自然会有“入不敷出”的可能性。
虽然如今各项生育政策已经提高,但出生率迅速提升的可能性并不高,但老年人的数量却会逐年增加。据IMF预测,大约2年后,我国就会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到时候老年人数量占比甚至会超过14%。
这样一来,养老金制度自然会受到“波及”,如今,由于养老金全国统筹还未实现,而我国老年人口分布不均匀,许多地区已经出现了养老金“亏空”的情况。
例如黑龙江,据人社部消息,早在2017年时,该地区的养老金结余就已经“负债”了,且“欠下”232亿元,而这正是老龄化产生的后果。社科院就曾经预测过,到2035年,也就是10多年后,我国养老金余额将会“归零”。
看如今这个趋势,或许养老金“亏空”的这一天,要比预测的还要早。不过,养老金的问题可以由国家解决,但每个家庭的养老问题,就得自己去解决了。许多人可能以为,靠养老金就可以完全保障退休生活,但官媒也曾表示,只依靠养老金是不行的。
官媒表示:社保不是万能的
人民日报曾经发文表示,社保不是万能的。其实说起来,这话也是非常有道理的,虽说我国养老金连年上涨,到2021年已经是第17年了,但是养老金上涨“速度”肯定是追不上通货膨胀的。
而且,如今我国平均寿命也较从前增加了,说白了就是活得久要多花钱。再加上,除了保障生活质量以外,老年人还需要一笔钱去抵御未知风险,譬如重大疾病、意外等等,因此光靠养老金,肯定是不够的。
因此,文中也提出,养老保险体系不该只有基本养老保险,还应该包括商业保险、企业年金,这样才能构成一个健康的体系,而且个人以及家庭也都要提前做好“准备”,未雨绸缪。而这,正和国家提出的个人养老金制度不谋而合。
养老迎来大调整,养老金又会提高
当前社会下,养老体系中占据主要地位的就是社保当中的基本养老保险,其次是企业年金,最后才是个人养老保险,什么是个人养老保险呢?大家可以理解为个人购买的储蓄、商业养老保险。
其实早在上世纪,个人养老金制度就已经被提出,到2020年时,多个相关部门已经共同部署,继续完善个人养老金制度;而到2021年,在有关部门的新闻发布会中明确表示,个人养老金制度即将“出炉”。
而且,就在5月,银保监会公开表示,6月起重庆、浙江两地将正式展开商业养老保险的试点,目前已经落实了具体方案,暂定了1年的期限。这么来看,接下来试点范围肯定还会继续扩大,而个人养老金制度也将很快完善落地。
一旦有了个人养老保险,那么除去基本养老保险以外,退休老人们的养老金又要提升了,这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好事,而对于每个家庭来说,也能够减轻许多养老负担。
总的来说,老年人没有收入来源,光靠基础养老金,肯定是不足以养老的,而如果是个人储蓄,在通货膨胀下,几十年后可能也会贬值,所以说,这种将钱拿去购买商业性保险进行投资的,既能储蓄,又有收益,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如今,个人养老金制度正在加速推进,相信不久之后就能正式“面世”,而百姓们对于养老问题,也就不用个人担忧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为养老做好“准备”呢?你们支持个人养老金制度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本文由读财原创出品,未经许可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