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络上流传着一则视频,视频中山东某老年公寓的工作人员恐吓老人,称要给老人打“哑巴针”。
相关人员表示事情属实,当时是凌晨,一位老人突然大吵大闹,负责人到场后,威胁要给他打针,还质问老人“要死还是要活?”民政局已经批评了工作人员,要求他向老人道歉,还要求老年公寓加强学习,努力做到爱老、敬老。
有人联系了该老年公寓的工作人员,对方介绍,根据老人的身体情况,每月的花费在1800元到2000元左右。
相关的调研数据显示,仅有11.3%的城市老人和12.6%的乡村老人愿意入住养老院,这个数字,还有了逐年下降的趋势。乍一看,会觉得老人们不愿意去养老院,是观念问题,毕竟在一些人眼中,子女不孝顺的人,才会被送到养老院,部分老人可能担心别人说闲话不愿意入住。但从深层次的角度来思考,会发现这和养老院低下的服务质量有着分不开的关系。
光山的张老太爷被家人送到了养老院,家人不定期去看望,结果在养老院住了不到一年后,发现老人身上都是伤痕,皮肤还出现了大面积的溃烂,手脚上还有被绳子捆绑的痕迹。负责人表示,这是护工不小心导致的,不愿意做过多的解释。家属将老人带到医院,还去找了相关部门,但始终没有一个合理的说法。
目前我们国家的养老院主要有公办和民营两种,前者收费较低,一般2000块钱一个月,设施齐全,有各种娱乐活动,但公办的占比太低,一床难求,大多数老人,只能入住民营养老院。民营养老院收费高低不一,少则一两千元,多则上万元,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养老院是一个低盈利行业,利润率仅为5%到6%,大城市里那种月收费过万的养老院,给护工开的工资才4千多,而绝大多数普通养老院的护工,月薪仅为两三千块钱。
照顾老人,尤其是照顾失能老人,和照顾不会说话的小婴儿难度差不多,甚至还要更高一些。但看下育儿嫂的价格,就会发现去做照顾小孩的保姆更加划算,月薪七八千是标配,月入过万也不难。
在这样的背景下,养老院的护工处于整个家政服务行业鄙视链的末端,从事该行业的人,有的没有专业技能,找不到别的工作,要么年龄过大,被别的行业淘汰了,年轻的从业者像大熊猫一样稀少。
钱少事多没有专业背景,员工就很容易烦躁,虐待老人的风险过高。就算不虐待老人,也只是机械式地完成自己的工作,指望护工们笑脸以对,给老人们带来好心情是不太现实的。护工的劳动主要围绕着清洁打扫来进行,给老人换尿布、打扫房间等。
时间长了,老人们也知道和护工谈心不太现实,像个有声物品一样,每天被护工定时擦拭一番,最后老人的目光变得越来越呆滞。
居家养老对于部分老人来说也不是很美好,我国人口结构存在两个问题:一是严重的少子化,二是老龄化程度深且速度快,这就导致大量的老人成为了空巢老人,有的老人失去了独生子,无依无靠,有的老人有孩子,但孩子在外地打拼事业,逢年过节能够回家看望下他们,都算是一种奢望了。
解决老年人的困境,需要加大在养老领域内的投入,建设更多的公立养老院,做好社区养老工作,让老人与老人之间互助,提升老年生活的质量。
同时,年轻人也应该多思考下这个问题,现在很多年轻人抱着“儿孙自有儿孙福,没有儿孙我享福”的心态,不打算结婚生子,养了就去住养老院,但看看现在养老院的环境,真的能给人好的晚年生活吗?还是慎重一点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