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放门口为何一天没人拿?门被打开后的场景让人后怕。
近日,北京市公安局朝阳分局双井派出所民警接到了某小区物业工作人员的电话:“一位老人的家门口放了一份外卖,日期是昨天的,到现在都没人取。”
接到电话后,民警立刻出警,现场破拆门锁,发现老人正躺在卧室的地上无法动弹 。因为救助及时,老人化险为夷。据悉,老人目前仍在医院治疗,但已无大碍。
△图片来源:平安北京朝阳
老人独自居住在家,
一旦出现异常情况,
通常很难及时被人发现。
独居老人在家中孤独离世事件虽然是个别的,但我们从中会发现一些共同特点:高龄、患病、无人照料、社会关系单一等,这些成了独居老人致命的“元凶”。这也反映出独居老人在经济、医疗、情感、社交等方面,有着巨大的需求空缺,需要社会统筹填补。如何让空巢老人、孤寡老人能够幸福安度晚年,避免类似事件发生,应当引起全社会的重视。金台资讯
老人门口外卖一天没拿,
幸好物业人员及时报警救人,
老人化险为夷。
那么,如何减少类似事件发生?
又如何确保独居老人的安全?
还记得去年冬日那个小小智能水表吗?上海江苏路街道是一个人口深度老龄化的社区,现有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2万余人,占全街道总人口39%左右。去年年末,上海市长宁区江苏路街道给一些独居老人的家里,安装了“会报警”的智能水表。如果水表12小时内读数低于0.01立方米就会自动报警,社区居委会收到警报后上门探视老人,能够及时发现老人异样并施救。除了智能水表之外,街道还将智能门磁、烟感报警器、红外监测安装在独居老人家中,如遇反常情况,均通过“一网统管”平台及时反馈。
养老问题,
需要全社会协力解决,
而社区是社会治理的最后一公里
社区工作人员是除了家人之外,离老人最近并且熟悉老人情况的人群。养老问题,需要全社会协力解决,而社区是社会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中明确提出,要“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和互助性养老,支持家庭承担养老功能,培育养老新业态,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健全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
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
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
如何更好地关怀老年人,
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
“智能水表”、“智慧电表”、“一键报警按钮”......
随着设备渐渐进入老人们家中,
这何尝不是社会温度的一种体现?
除了社区多摸排,物业多巡视外,
子女们日常也要多联系、关心老人。
如果老人行动不便,
尽量不要让老人单独待在家中,
可以在家里安装摄像头,
有意外能第一时间发现。
如何关怀独居老人,
你还有哪些建议?
出品:民生周刊(ID:msweekly)新媒体编辑部
素材来源:央视新闻、江东观潮、半月谈
编辑:李杨诗宇
责任编辑:姜玉函
“人民名品”
了解不一样的“人民”国货,打造非凡的民生“名品”。
“人民旅游”
分享你的游记与攻略,展示你的美景与美食,代你体验不一样的风景与风情。
“民生周刊”
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 ,中国唯一专注民生的新闻周刊。
本文来源:民生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