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情况下3月份会有确切的调整消息,5-7月份具体落实到位!
我国的养老金从2014年开始调整,2021年养老金即将迎来十七连涨。
1月份,经济参考报刊发文章,《退休人员养老金将迎17连涨 上调方案已在酝酿》,其中明确提到:
2021年伊始,新一轮养老金上调窗口再度开启。退休人员养老金即将迎来17连涨,城乡居民养老金待遇也有望上调,多地已在紧锣密鼓推进。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我国的经济发展遭受到了打击,但是在政府以及群众的努力下,疫情很快就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疫情的影响已经慢慢过去。
2021年,作为建党100周年的大日子,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上调目前看来是必然的。
按照往年的养老金调整流程,具体的时间进度如下:
3月份,全国最重要的会议——“两会”将会在北京举行,届时政府工作报告中将会明确政府今年的工作安排,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养老金的调整。
202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是这么说的:
加大基本民生保障力度。上调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
而到4月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财政部会联合下发《关于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明确养老金的调整范围、调整水平、调整办法。
调整范围一直很明确,就是前一年12月31日前已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退休人员。
大多数省份都是严格按照这个范围执行的,不过一些省份因为特殊原因,范围的确定会比较特别一些,比如广东省将调整范围扩大了一些,还包括了当年1至6月首次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企业退休人员。
调整水平则根据物价水平的增长和国家的经济发展情况确定,从2018年开始连续3年都是5%的水平。
目前看来,2021年的调整水平肯定不会更高,反而有可能会更低一些,也就是达不到5%的水平。
调整办法这些年来也没什么变化,都是定额调整、挂钩调整和适当倾斜相结合。
但是这三种方式具体怎么结合,各自的标准是多少,这个国家并不会明确。
国家下发通知后,各个省市会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研究具体的实施方案,正常5月份上海市会第一个公布具体实施方案,后续7月份左右其他省市会陆续公布本省的方案。
定额调整:正常同个省份的退休人员调整金额都一样,但天津、海南、湖北等省份还区分出了不同群体,调整的金额会有所不同。
挂钩调整:总体上就两种方式,一种和工龄挂钩,本人缴费年限每满1年每月增加一定金额;另一种则是按照本人上年末发放的月基本养老金的一定比例增加基本养老金。
适当倾斜:主要是针对高龄退休人员(一些地方规定是65周岁以上,一些地方规定是70周岁以上)、艰苦边远地区人员以及军队转业干部,额外增加一定金额的养老金。
这就是每年养老金调整的一个具体时间节点和流程,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