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多子女家庭,受益多的孩子会为父母养老多付出吗?未必
2021-02-22 22:15  浏览:448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有一个事实,我们必须承认,那就是:在多子女的家庭,父母偏心是在所难免的,所谓“一视同仁”、“手心手背都是肉”,不过是一种说辞和安慰罢。

这种偏心,不光是表现在抚养子女的过程中,也表现在财产的不平均分配,甚至情感上“亲”与“疏”的不同。

在偏心的父母眼里,被疼爱的那个孩子,怎么宠溺都不够;被忽视的那个孩子,怎么表现都不受待见。

有的孩子,一直是父母的眼中宝;有的孩子,却无论做什么,无论怎么表现,也得不到父母的青睐。

这是个很忧伤的话题,人的大脑都是主观活动的,这个世界没有绝对的公平公正,父母也不是圣人。

那么,多子女的家庭,作为被偏爱的那个、受益最多的那个,会因此而在父母的养老方面多付出吗?

答案是:未必!


01

受益最多的那个也许更吝于付出,这是人性。

有些父母,永远不会承认自己的偏心,他们只会觉得那个孩子才是最受委屈、最让人心疼的。

诸如:弟弟小,你们跟他争什么?你们应该多照顾他、保护他;子承父业,家产当然是留给儿子,女儿是外人,肥水岂能流了外人田?

于是,最偏爱的那个往往受益最多,别的子女不许有意见,有意见就是不懂事、就是不孝。

戏剧性的是,被偏爱的往往有恃无恐,心安理得享受一切,反正凡事都有父母撑腰,都有父母替他做主。

等到父母年龄大了,需要尽赡养义务时,他心里不平衡了,“凭什么让我多付出?大家都是儿女,要养一起养。”

于是,你推脱,他推脱,“三个和尚没水喝”,最后造成了子女众多,反而没人养老的局面。

人性都是自私的,习惯了坐享其成,哪还会想着羊羔跪乳、乌鸦反哺。


02

最不受父母待见的那个,往往是付出最多的那一个。

说一个心酸的故事:

朋友芳姐(化名)说,自己是家里付出最多的那个,却是父母最不喜欢的那个。

芳姐从小就知道父母偏心弟弟,家里什么好吃的、好用的,都是先给弟弟。

平日里芳姐被父母骂,也是骂她没有良心,没有出息。

这让她很受伤,也很自卑。长大后,芳姐离开家庭,靠自己努力打拼,终于过上了富足的生活。

可芳姐仍然摆脱不了原生家庭的影响,她给父母买东西、买衣服、买房子,满足父母提出的一切要求。

只是想让父母知道:她有出息了,她不是没有良心,她知道孝顺父母。

她想请父母收回对她的成见和看法,像疼弟弟妹妹一样,也心疼心疼她。

可是她错了,每次回娘家,依然没有她的一席之位,对于她的付出,所有人都觉得理所应当,父母依然不会认真听她说话,只是看在钱的份上,维持一下表面的客气罢了。

芳姐说,我做得最多,他们还是不喜欢我,可不做我又不忍心,父母年纪大了,再说自己心里这关也过不去。


03

在多子女家庭,孝顺就是看谁心软,有人永远付出,有人不断索取。

儿女都有赡养老人的义务,无论是不是被偏爱。

多子女的家庭,孝顺很大程度上看谁心软、人品好、肯吃亏。

“龙生九子,九子各不同。”心地善良、怜贫恤老的儿女,即便父母对他不够偏爱,他们往往也不忍心在养老这件事上撒手不管,他们也会尽全力守孝道。

而有些天性薄凉、索取无度的儿女,即便是被偏爱、受益最多,即便是父母把房子、财产全部都给他,在需要付出时,他们也未必能尽到该尽的责任。

多子女家庭,亲情之间,最怕的是互相算计;赡养老人,最怕的是互相推诿。

当然,也希望多子女的父母明白,虽然没有绝对的公平,但最起码可以做到问心无愧。


(图片来源网络)


发布人:8b8a****    IP:223.213.5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