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我们正处在崩溃的边缘!”疫情重压之下美国医护集体发声
2020-12-06 20:09  浏览:571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为防找不到此信息,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我们正处在崩溃的边缘!”

美国救护车协会(American Ambulance Association)主席Aarron Reinert在给联邦卫生官员的信中写道。

新冠疫情的不断恶化导致美国的急救系统陷入了超负荷运转的困境。据《华盛顿邮报》报道,纽约州、爱荷华州以及佐治亚州等多州救护人员都表示,现在的情况越来越糟糕。

Reinert在信中表示,全美的医疗救援系统一直都处于高压之下,如果再没有额外的疏解渠道,医疗救援系统很可能会难以为继。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报道,目前全美已有多州医护人员通过罢工、抗议等不同渠道集体发声,试图改变现状。

当前美国医护人员的运转现状如何?集体发声主要有哪些诉求?“外事儿”带你一文梳理。

医疗机构运转现状如何?

根据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实时统计数据,截至12月6日14时26分,美国累计确诊病例达14581519例;累计死亡病例已达281186例。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主任罗伯特·雷德菲尔德博士表示,今年12月到明年2月可能是美国公共卫生历史上最困难的一段时期。雷德菲尔德认为,“在2月份之前,可能会有近45万美国人死于新冠肺炎”。根据CDC数据显示,目前已有至少866名医护人员感染新冠后死亡。

据《华盛顿邮报》报道,由于新冠确诊病例在全美范围内激增,住院人数急剧上涨,不堪重负的医生和其他护理人员正在直接向州长请求救济。


由于医院受到疫情冲击,医生和护士要求州长采取行动。《华盛顿邮报》报道截图

在康涅狄格州,数十名医生给州长内德·拉蒙特写公开信,要求州长采取更加严格的防疫措施,包括停止室内用餐、关闭健身房,并且禁止所有不必要的公共聚会。

截至目前,已经有超过750人在网上联名签署了这封公开信,表达了他们对患者正源源不断涌入州立医院的沮丧和恐惧。信中还写道,“我们会尽一切可能去关心、安慰和治愈患者,但是我们希望外界能够了解我们到底在对抗什么,而不是一味假设我们的能力是无限的”。

据《华盛顿邮报》报道,除驻守医院的医护人员外,负责运送患者的救援人员也面临了一系列打击。救援人员通常是最先接触到新冠肺炎患者的医疗工作者。医疗救援服务公司“Gold Cross”副总裁Vincent表示,他的救护车服务机构每天约有85人在前线工作,平均每周有8到10名员工离开,要么是本人感染新冠,要么是因为家人感染而被迫隔离。Vincent指出,救援人员没有被给予应有的资源和关注,“我们好像被遗忘了”。

另外,救援机构的财务运营也面临着危机。在美国的医疗体系下,救援机构只有将病人成功送至医院后,才能获得报销。由于全美各地医院超负荷运营,许多救援服务机构被告知尽可能就地治疗病人,只运送最严重的病例。因此,在新冠疫情的背景下,救援机构的应答次数大幅上升,但运输量却相对下降。同时运营成本激增,救护人员必须在每次完成任务后为救护车消毒、为医护人员进行必要检测并更新个人防护装备。

一线救援人员在接受《华盛顿邮报》采访时表示,他们早已精疲力竭,管理人员也难以维持运营,整个救援系统已经不堪重负。目前,美国救护车协会已经要求拨款26亿美元,以使紧急救援服务系统能够有效应对新冠疫情。

医护人员集体发声有哪些诉求?

◆ 纽约州:我们不想再经历人手短缺的窘境

据全国公共广播电台(NPR)报道,在新冠疫情期间,纽约州是全美遭受损失最大的地区之一。纽约州的医务人员清楚地了解,当医院不堪重负时,抗疫形势会变得多么危险。当地时间12月3日,纽约州护士协会(NYSNA)举行了罢工示威,要求新罗谢尔市的Montefiore医院增加医护人员。护士们表示,“医院管理人员并没有吸取3月份人手短缺的教训,我们很害怕我们会再次经历人手短缺的窘境”。

NYSNA发言人Kristi Barnes指出,“Montefiore一共有476个护理职位空缺,医院管理层并没有履行他们会雇佣护士填补空缺的承诺。截至上周,还有188个全职护理的工作岗位没有进行公开招聘”。

据NPR报道,Montefiore严重依赖临时工作机构提供“流动护士”,这些护士在疫情初期从全国各地来到纽约州。Montefiore医院正准备再次雇佣流动护士,但现在全国各州对“流动护士”的需求都很大。护士Kathy Santoiemma指出,“4月份的时候,医院的确安排了‘流动护士’,不过那已经是在我们独自支撑了4-6周之后的事了,现在我甚至不知道他们要去哪里找新的‘流动护士’”。


疲惫不堪的护士想知道纽约的医院能否应对第二波疫情。NPR报道截图

据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报道,作为回应,医院发布了一份严厉的声明,称护士故意误导公众,自私地将社区置于危险之中,还以新冠疫情作为筹码以提升个人待遇。这份声明激怒了一线的护士们。在谈判陷入僵局后,NYSNA进行了为期2天的罢工。罢工结束后,许多护士被停工。虽然Montefiore在官方邮件声明中表示,一旦罢工结束,所有护士都要回到工作岗位,但是人力资源部门却单独通知护士们暂时不要回去上班。

护士David Nightingale表示,“这次停工像是对护士行使权利的报复。我们坚持要与医院开诚布公地讨论。但他们不顾病人的安全,在人员配置上玩游戏,这简直令人作呕”。

由于许多护士被停工,医院人手更加紧缺。Nightingale指出,“我从上班的护士那里听说,他们每人不得不分担照顾更多数量的病人,这太不安全了,他们已经对排班表提出了抗议”。

◆ 内华达州:不要只说不做

当地时间12月2日,内华达州拉斯维加斯“日出医院”(Sunrise Hospital & Medical)的医护人员举行了他们的第一次抗议活动。工会人员指出,此次抗议活动,是为了改善医护人员在新冠疫情期间的工作条件。

外科技术专家Erika Watanabe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如果你要在公开场合称我们为‘英雄’,那就应该在私下里把我们当‘英雄’看待,给我们充足的防护设备和工作津贴,确保我们有足够数量的核酸检测”。


拉斯维加斯医护人员在“日出医院”前抗议。KTNV报道截图

Watanabe还指责美国医院公司(HCA,美国医院运营商)只重视利益,而忽略了医护工作人员的权益。“当医护人员在作出牺牲时,HCA的领导层却在谈论他们因新冠患者而获得的利润。他们需要停止追求超额利润,先确保医护人员的工作需求得到满足”。

抗议活动发言人Edward Webster表示,抗议活动将在每周三进行,可能会持续很长时间。

“日出医院”的首席执行官Todd Sklamberg针对抗议活动发布声明为医院的行为辩护称,疫情期间医院准备了充足的物资,还设有防护装备仓库。“全世界都经历着最严重的公共卫生危机,在全国医护人员都短缺的情况下,工会人员还将新冠疫情作为讨价还价的筹码,这让我们感到震惊”。

◆ 加州:我们已经苦苦挣扎了9个月

据美国广播公司(ABC)报道,当地时间12月2日,南加州大学凯克医学中心护士举行集体示威,抗议他们在新冠疫情期间不安全的工作条件。凯克医学中心的护士Joseph Tyoutki表示,“我们已经在疫情中苦苦挣扎了9个月,但是我们还没有就该如何保护患者、保护我们的家人与政府进行有效对话”。

护士们指出,在疫情暴发之时,他们就已经提出了诉求,但是9个月过去了,他们的不满和担忧丝毫没有改变。


南加州大学凯克医学中心护士举行示威要求更加安全的工作环境。ABC报道截图

护士们表示,南加州大学不鼓励医护人员在出现新冠症状的时候待在家里。Tyoutki指出,“如果护士们声称生病而没有去上班,那么他们很有可能会受到训斥”。护士Valerie Hernandez表示,“我们每天都照常上班,努力照顾患者。今天,我们希望人们能听到我们的声音,看到我们的团结”。

据美国广播公司(ABC)报道,南加州大学凯克医学中心则不认同护士所陈述的事实。医学中心回应称,已经供应了足够的个人防护装备,还遵循着比疾控中心所建议的更为保守的规程。医学中心还补充道,“没有发生罢工,手术依旧照常”。

各州为缓解冲击采取了哪些措施?

为了缓解新冠疫情对医疗机构的冲击,各州医院正试图吸引退休的护士和医生重返“职场”,并招聘尚未拿到行医执照的学生甚至应届毕业生,从而进一步解决医疗人手不足的问题。

威斯康星州和内布拉斯加州都在放宽准入条件,降低许可要求,以便退休的医护人员能够回归。美国公共卫生协会主席乔治·本杰明博士表示,“我早已不再执业了,但我依然收到了很多电子邮件,让我到全国各地的急诊室工作”。


超负荷的医院争相寻求抗疫援助。美联社报道截图

爱荷华州允许满足该州教育资格要求,但尚未参加该州执业资格考试的新护士获得临时的紧急执照。明尼苏达州的部分医院正在为护理专业的学生提供冬季实习机会,以期增加员工数量。

爱荷华大学护理学院副院长Anita Nicholson指出,这些学生将主要负责分担一线护士的日常工作,让专业的医护人员能够更好地集中精力照顾新冠患者。

据NBC报道,各州医院也开始招聘“流动护士”,但由于全美医院都在进行类似招聘,“流动护士”的招聘成本非常高昂,而且招聘用时较长。

另外,多州都已表态,一旦疫苗正式投入使用,医护人员将成为首批接种人员,从而保障他们的安全,并消除担忧。犹他州官员表示,一线医护人员将优先接种疫苗。得克萨斯州将医院工作人员、养老院工作人员和护理人员列为首批接种人员,其次是门诊医务人员、药剂师、殡仪馆工作人员和学校护士。爱荷华州也表示,将首先向医疗工作者、养老院居民和工作人员提供疫苗。

新京报见习记者 栾若曦

编辑 刘梦婕 校对 吴兴发


发布人:8c42****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