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国家实施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后,其退休待遇由原先的主要跟职务级别挂钩,逐渐转为跟缴费年限和缴费基数挂钩。
如果晚退休一年,缴费年限便增加一年,也会确确实实地提高养老金待遇。至于如何提升,让我们依据浙江省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金计算方法算一下。
首先看基础养老金,主要和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本人的平均缴费指数、缴费年限三个因素相关。
本人的平均缴费指数等于(视同缴费年限乘以视同缴费指数+实际缴费指数之和)÷缴费年限。
当年的缴费指数是缴费当年的月缴费基数之和÷上一年度社会平均工资,实际上相当于平均缴费档次。
假设能够提前退休,平均缴费指数是1.5,缴费年限是40年,很容易可以计算出基础养老金为50%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
如果正常退休,按照缴费指数1.6缴纳养老保险一年,实际上平均缴费指数变成了(1.5×40+1.6)÷41。由于缴费年限又变成了41年,因此在养老金计算的时候,结果实际上变成了51.3%的社会平均工资。
实际上根据浮动结果推算,如果按照60%基数缴费,多缴费一年基础养老金可以多领取0.8%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如果按照100%基数缴费,多缴费一年,基础养老金可以多领取1%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如果是300%对应的基础养老金是2%的社平工资。
其实,社会平均工资每年也会在不停地变动的,除了去年比较特殊,我们的社会平均工资每年都会增长8%~10%以上。
假设当地的社会平均工资晚退休一年由7500元上调至8250元,而缴费档次是按照160%缴费的。这种情况下40年平均缴费指数1.5,基础养老金为3750元;41年,多按照160%基数缴费一年,基础养老金为4232.25元,一下子多出了482.25元。
第二,是个人账户养老金。
如果按照160%基数缴费,而社平工资是7500元的话,缴费基数是1.2万元每月。这种情况下,每月进入个人账户的钱数是960元,一年是11,520元。如果60岁退休,计发月数是139个月,个人账户养老金每月可以多领取82.88元。
而59岁退休的时候,计发月数实际上是145个月,如果说当时他个人账户有3万元,每月可以领取206元的个人账户养老金。
由于晚退休一年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还会记账,假设记账利率是2020年的6.04%,计发月数也会变为139个月,个人账户养老金会变为228.86元。
因此,如果采取晚退休的方式,可以多领取105元的个人账户养老金。
第三,职业年金。职业年金形成的额度是个人账户养老金的1.5倍,但是记账利率略低一些,一般在4.5%左右。简单计算,差不多晚退休一年可以多领取每月150元的职业年金。
第四,过渡性养老金。假设视同缴费指数是1.5,过渡性系数为1.4%,视同缴费年限为34年,可以领取71.4%的社平工资。
其实,这种情况下只晚退休影响的只能是社会平均工资。由于社会平均工资增加了750元,能够形成的差额是535.5元。
以上四部分相加,养老金待遇差额居然能高达1270元左右。当然,由于上边的社会平均工资差额、缴费基数假设地很高,因此养老金待遇的差额也不小。
晚退休一年养老金能增加多少呢?一般来说按照各个地方的养老金调整公式,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一般也就增长两三百元。总体增长幅度会低于养老金的平均增长幅度,2021年是4.5%。
所以,对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来说,如果想领取更高的养老金,很明显还是晚退休更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