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优雅老去?养老保险可能是守护我们老年幸福生活的底线。我们年轻的时候缴纳社保,就是为了退休后可以领取到养老金。养老金秉承“多缴多得、长缴长得”的原则,所以交的时间越长、缴费基数越高,退休后拿到的养老金就越多。那么,多交几年和少交几年的差距有多少呢?星仔将以交15年和25年为例,为大家演示一下两者的差距。更多干货,欢迎关注公众号【星火保】。
养老金怎么算?
演示之前,我们需要知道养老金具体的计算公式。
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三部分组成。其计算公式为:
1、基础养老金=(A+A×Q)÷2×M×1%。
其中A是指退休上年度全市城镇经济单位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M是指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不含折算工龄);
Q是指个人平均缴费指数(由历年缴费中的当年本人月缴费工资与上一年全市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比值的平均数确定)。
也就是说,当地平均工资越高、你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越久、月缴费水平越高,你的基础养老金也就越高。
2、个人账户养老金=K÷L
其中K指的是退休时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含利息);
L指的是退休年龄对应的计发月数。
退休年龄对应多少计发月数呢?大家可以参考下表:
另外,1996年1月1日前参加工作(或参加基本养老保险),2006年1月及其以后退休并符合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条件的,还可以领取过渡性养老金。
所以,个人缴费越多、退休年龄越大,个人账户养老金也就越高。
演示:交15年和25年,养老金差多少?
好,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养老金的计算公式,接下来我们来演示一下,养老保险交了15年和25年的,养老金差多少。
老王和老,,两人在职时的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都是5000,2016年,60周岁的他们同事退休了。不同的是,老王交了15年的养老保险,老张则交了25年。
为了方便计算,我们假设他们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5000元,两人的缴费基数与当地上年度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持平,本人平均缴费指数为1。
老王每月可领的基础养老金=(上年度本地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上年度本地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个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5000+5000×1)÷2×15×1%=750元。
老王每月可领的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退休年龄对应的计发月数=5000×8%×15(年)×12(月)÷139=518元(个人身份参加职工养老保险划入个人账户的比例是8%,60周岁对应的月数为139)。
所以老王每月能拿到手的养老金=750元+518元=1268元。
同样的算法,老张每个月能拿到的养老金为2113元,二人之间的相差了845元。
这么看,两人缴费虽然只差10年,但每个月的养老金就查了800多元,一年就是10000多,时间久了,这也不是一笔小数目。
养老金能拿多少,取决于你的缴费时间、缴费基数。所以年轻的时候,在自己经济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尽量按照高标准来参保,这样退休后拿到手的养老金才会多,老年生活也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