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不只是纺织厂企业退休员工养老金比较低,大多数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都并不高。
我国企业员工养老金在上世纪90年代时候曾经有过改革,改革之前国有企业的退休职工所领取的养老金模式跟机关事业单位差不多,大家养老金都是按在职工资一定的比例发放;而对于民营企业职工来说,大家压根就不知道什么是养老保险。
但是从1993年之后,企业职工开始建立养老保险统账结合制度,在实施企业养老金改革之后,当时也类似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有一个过渡阶段,在过渡阶段之内也分为老人、中人和新人,其中老人还是按照老办法计算,也就是在职工资一定的比例发放,而中人则按照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金发放。
这个过渡阶段大概有3~5年,在1998年之后,各地基本上都已经建立起了实质性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统账结合制度,此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多少跟自己的缴费挂钩,你缴费越多养老金越多,缴费时间越长,养老金越多。
但是从1998年开始正好赶上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时候,当时很多效益比较低的国有企业都纷纷改革,所以很多国有企业员工都面临下岗,其中有很多纺织企业职工也是在这个时候下岗的。
在下岗之后,很多人有可能长时间都没有参加养老保险,因为当时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制度还没有推出来,导致自己的缴费基数和缴费年限都受到很大的影响。
而即便有些企业经过改革之后,有些人仍然能够在岗,但是总体工资水平,社保缴费基数也相对比较低,所以对于大多数企业职工来说,大家的养老保险缴费都并不是很高,结果到了退休之后,能够领取到的养老金自然就比较少了。
比如目前我国整体养老金平均水平大概是在3330元左右每月,这里面真正高于平均水平的大多数都是那些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以及一些优质国企的退休人员,比如电网,烟草等行业。
而对于普通的企业职工来说,不管是国有企业还是普通的民营企业,实际上大家的养老金水平都并不是很高,目前有很多企业退休职工的养老金水平基本上都是在2000块钱到3000块钱居多,民营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甚至低于2000块钱也有。
当然具体是多少跟你本身的年龄有很大的关系,因为过去十几年我国养老金已经实现16连涨,而且在2015年之前,每年的养老金涨幅都达到10%左右,即便2016年之后养老金涨幅有所缩小,但每年的涨幅基本上保持在5%左右。
所以很多人即便退休的时候养老金不并不高,但经过十几年的调整之后,养老金水平相对来说已经有了较大提升了。
比如10年之前,如果一个人的养老金是1500块钱,那么经过最近10年的调整之后,它的养老金会上涨到3000块钱左右。
这3000块钱的养老金虽然并不是很多,但是维持一个老人基本的养老生活,我认为还是有保障的,毕竟目前我国总体的消费水平并不是很高,比如2019年我国年人均消费也只不过是21,210元左右,平均的每个月也只不过是1770元左右,这意味着3000块钱的养老金稍微省一省还是可以应付过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