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秘籍君
现在很多年轻人,都感慨生活压力太大。既要还房贷车贷,又要养孩子养老人,就连一些没结婚的人,也要为租房、生活开销发愁。当然,未婚男女,也会考虑结婚买房和生孩子的事,真的很不容易。
那么,年轻人不容易,老人就容易吗?也未必,从现在曝出了一些老人,晚年无人养老、退休金拿去贴补子女、带娃出钱出力不讨好……来看,老年人过得也不容易。尤其是,还要想到身后事,就更糟心了。
下面,我们一起来听听一位上海老大爷的吐槽,真的让人挺糟心的。
年轻时压力大老了“死不起”,买不起墓地的老人太无奈
这位上海老大爷,是一位退休教师,今年已经85岁了。他告诉记者,他的退休工资是7000多一点。记者觉得,这也不低了,在上海吃穿住行是不用发愁了,可以安心养老了。老人刚开始点头表示赞同,但很快就情绪激动,开始吐槽了:“考虑到身后事之后才发现坟地买不起!”
原来,在上海这个寸土寸金的地方,郊区的墓地价格是20多万一个平米,比房价都贵2倍多呢,他想买小一点的两个平分,都得50多万。一个退休老人,月收入才几千,但是墓地却几十万,老人很无奈。很多网友也感慨:年轻时压力大老了“死不起”。
确实,在北上广这些大城市,寸土寸金,房价贵,连死后像样的墓地也贵。手里没有什么积蓄,还真的是“死不起”、“不敢死”。
大城市寸土寸金,农村白事风俗更铺张,城乡老人都有压力
或许,很多人会觉得,老人要求太高了,要是在一线以外的城市生活,7000多退休金,再加上卖掉一线城市的房子,晚年完全可以过得舒舒服服。甚至,还有人拿城市和农村比,说在农村,摆几桌酒席吃个饭,请个唢呐队,请街坊邻里帮帮忙,人也就埋了,省钱省事。
但是,也有一些农村网友吐槽说,他们那里办白事的风俗也很铺张,比如:一桌饭的标准在1000元左右,而且桌上还得放一条中hua烟。大城市的人看,这种标准不算贵,但是对于农村人来说,一年的收入也没有多少,办一场白事要花不少钱。
况且,不管是城市老人还是农村老人,都在各自的领域生活几十年了,没有对比性,而且谁也不愿到谁的地方去生活。那些说那位上海老大爷追求高,不舍得去其他小城市养老的人,有没有想过,一个“老上海”在那里生活了几十年了,愿不愿意背井离乡?
不想晚年“老无所归”,年轻人现在就要未雨绸缪
其实,不管是城市老人还是农村老人,养老都有各自的压力。这种现象,也给年轻人敲响了警钟。所以,不想晚年“老无所归”,年轻人现在就要未雨绸缪,早做打算:
①注意“退休金”的重要性
一个有7000多退休金的老人,尚且还担心“死不起”,我们这些工作不稳定,工资收入又不高的年轻人,更要有危机意识了。所以,找工作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退休金”的问题。如果能找到一个工资待遇不错,还能交社保的工作,一定要珍惜。这样老了也有一份收入,不至于太凄凉了,也不至于招子女嫌弃。
②调整好心态,想好晚年到哪里养老能接受
另外,人死其实如灯灭,死后的事我们哪儿还知道?所以,死后埋在哪里,怎么个葬法,真的不用太担心,活着的那几年把日子过好,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心态一定要调整好,哪里养老舒服就去哪里养老。如果大城市压力太大,那就回小城市生活,无忧无虑度过晚年。
③跟子女“划清界限”,晚年少给自己添压力
现在很多老人,其实年轻人时都挺努力的,奋斗了大半辈子,手里也有不少积蓄。而且,再加上退休金,晚年基本上都是有财富积累的。但是,为什么很多人老了还是为钱发愁呢?其实,主要还是因为子女。老人都把钱拿出来帮衬和贴补子女了,所以晚年过得很不自在。
其实,子女长大成人后,父母的义务就尽完了,该让他们自己承担的,父母要懂得放手。只有跟子女“划清界限”,该帮的帮,不该帮的不帮,晚年少给自己添一些压力,才能过得轻轻松松。
【话题讨论:网友们,你对上海老人“死不起”的遭遇,怎么看?】